光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重磅“上新”!抢占万亿产业赛道制高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2024-10-11 22: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1日,“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大会暨国药多采展鹏会员日走进国药影像活动”在光明区国药影像产业园举行,大会以“湾有引力 鹏聚鹏城”为主题,集聚行业专家、龙头企业,聚焦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发展趋势,深入探索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为医疗器械数智产业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构建聚智赋能。

作为此次大会“重头戏”,国药影像园区暨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此次仪式不仅是国药影像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布局,同时也是国药影像与多方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光明区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迈上新台阶。

国药器械联合创新基地成立,有望成为光明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创新基地目前已有清华大学电子系、国创中心、301医院、GE医疗、复星杏脉、球管及人工晶体研发机构等相关主体参与,并对接、实施项目合作。同时,国药影像园区正式启用,将成为光明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充分体现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发挥牵引作用,集聚创新资源、优质企业和行业精英,合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此次创新大会由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采购分会主办,国药集团医疗器械研究院、《现代仪器与医疗》杂志协办。

龙头企业强力牵引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重要布局落地

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启用,将成为光明科技创新加速器。该创新基地是依托国药器械、国药通用在供应链、生产制造及渠道方面的资源优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打造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基于该平台,将开展医疗影像设备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攻关,开展研发合作、技术验证、成果转化、标的并购与资源整合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中的链主地位,持续提升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水平和附加值,并依托光明科学城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技术攻关研发优势,进一步深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在光明区的持续招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药影像充分发挥央企的责任担当和产业链整合优势,首批联合了来自清华大学电子系、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11家顶尖合作伙伴,聚焦医疗影像科技的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协力开辟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新路径。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园区的正式启用暨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的成立,不仅意味着光明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标志着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在光明的深度融合、资源整合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企业继续肩负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责任,聚力创新,让高端医疗普惠大众。

国药影像园区历经四期改造,已全面完成装修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不仅具备生产、研发、销售的多功能一体化体系,更配备了现代化的生产及办公设施。此次重点落址的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定位于多维度、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将集中优势资源在原始创新技术、临床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材料以及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科技研究及技术孵化体系,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迭代升级。

产业生态优势加持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迈新台阶

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基础领跑全国,光明区作为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力军”,将如何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助力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抢占万亿医疗器械产业赛道制高点?

光明是科学创新、资源集成的创新高地。作为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光明区始终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国际医学城核心承载区。

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集聚了精准医学影像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这些资源既与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同时,光明还引进建设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德国莱茵大湾区检测运营中心、泰格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玖维医疗大动物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实验动物中心8个,截至目前,拥有省、市级医疗器械创新平台17个。光明区在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的道路上硕果累累。

光明是欣欣向荣、产业集群的发展盛地。光明区规划玉塘先进制造业园区集中布局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该园区是全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总规划用地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工业用地2.6平方公里,可释放产业用地面积1.12平方公里。2023年,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光明区加快推动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社区,集中打造专业园区8个,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其中,光明区招商局智慧园(一期一、二、四、五栋)和光明区卫光生命科学园被认定为深圳市第一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专业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光明区集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82家,在医学影像领域,集聚了迈瑞、国药通用、德力凯等企业;在体外诊断领域,集聚了帝迈、锦瑞、华润医疗等企业;在生命监测与支持领域,集聚了科曼、兆兴博拓等企业;在植介入领域,拥有兰度生物等企业,下游集聚了瑞霖医药等流通公司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中医院(光明院区)和光明区人民医院等3所高水平研究型临床医院,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完整。

光明是宜居宜业、人才集聚的投资宝地。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光明始终坚持“高质量高颜值”,245个公园星罗棋布,绿道、碧道、郊野径、远足径串连全区。光明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50余人,高层次人才2600余人,各类人才超18万,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均设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点围绕生物医用材料、传感与检测和医疗器械三个方向进行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化,能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技术研发支持。全区在建人才房共3.7万套,是全市最大的人才房供给区和建设区之一,光明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承载区。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是光明区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根据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光明区定位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光明区将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生命监测与支持、植介入等领域,依托重点企业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转化、制造完整产业体系,争取到2024年实现产业集群规模 600 亿元以上。

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产业基础雄厚、龙头企业牵引力度强劲、政策空间支撑有力,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态逐步成型成势。随着国药影像园区暨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未来将有更多优质企业和行业精英汇聚光明,积厚成势,助力光明区加快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

编辑 王雯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