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居民小组的水电不仅恢复了正常供应,路面也比以前整洁了,在这里生活的体验简直不要太好嘞!”日前,居住在龙岗区布吉街道布吉新村的陈阿姨笑盈盈说道。
近日,记者走访布吉新村发现,村里的道路变得更洁净了,居民楼墙面也敞亮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了。是什么让曾经破旧的布吉新村在短短半年内发生了显著变化?这都要从南三社区党委创新实施党建引领“1+N”管理模式开始说起。
以“1+N”模式带动居民自治
推动攻坚和创新“比翼齐飞”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南三社区环境复杂、治理难度大,如何才能压实工作责任,激励党员干部斗志,带动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
南三社区党委创新党建引领“1+N”管理模式,即由社区工作站的3名副站长分别挂点3大片区8大格,并在每个大格划分若干个小网格,形成“1名专职+安全员、网格员、市容巡查员和股份合作公司、物业管理处等若干人员”的“1+N”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妥善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元旦节前夕,布吉新村原物业服务企业因经营不善停止提供布吉新村的物业服务工作。且该物业服务企业因资金链短缺拖欠加压泵房电费,导致布吉新村高层住户停水,在与原物业协商劝其缴交所欠电费无果的情况下,社区“两委”成员个人先行垫付物业拖欠的5400余元水泵房电费,解决布吉新村6000余名居民的供水问题。同时,社区通过公开招标、选聘、公开摇珠等方式遴选物业服务企业,经过5个月的选拔,最终吸纳1家应急物业服务企业接管布吉新村物业管理工作。
在这5个月的物业“真空”期间,如何保障布吉新村正常运转?“我们按照‘1+N’工作模式划分的网格,组织挂点副站长、专职人员和网格员深入布吉新村,多次组织召开业主代表沟通协调会,带动居民自治,并安排党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轮流驻守布吉新村,进行全方位巡查,平稳度过物业‘真空’期。”南三社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除引导居民自治外,还积极协调多个部门为布吉新村予以资源倾斜,确保布吉新村物业“真空”期间的治安、环卫和水电气供应等正常有序。“通过‘1+N’工作模式确实带动了居民自治,才在这期间避免了布吉新村发生更多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除发挥“1+N”模式在攻坚中的作用,南三社区还以该模式密切与群众间的联系,为创新推动重点工作凝聚众智。在“绿美南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积极听取居民建议,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一处约126平方米的空地和长廊,打造集花卉科普区和居民休闲为一体的——绿美南三空中花园,如今该花园已成为“打卡点”,成为居民参观研学、绿美养护知识培训、邻里共融茶话会、集体露天观影的好去处。
党群共建夯实社区治理
注入“强心剂”激昂尖兵精神
南三社区人口密度大,每逢初一、十五及传统节假日,存在部分居民私自在巷道、楼道、家中等地烧纸、祭祀的情况,容易诱发消防事故。
为解决居民因传统祭祀需求引发的消防安全问题,南三社区党委依托“1+N”管理模式,实施“文明祈福”祭祀安全共治项目,由挂点副站长牵头组建“文明祈福”祭祀倡导志愿者队伍,联动挂点片区专职、安全员、网格员等通力合作,逢初一、十五等重要节点开展巡查上报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社区治理重在群众积极参与,引导居民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是重要抓手。该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商议制定文明祭祀公约,发动党员干部、股份公司班子成员、物业公司等带头践行公约内容,积极参与“文明祭祀”消防安全共建工作,深入新三村街头巷尾,发放“文明祭祀”宣传折页,潜移默化引导居民文明祭祀。
“我们主动和罗湖区黄贝街道新秀社区结对共建,并着眼于‘环提’具体工作,学习借鉴了许多治理经验。”半年来,南三社区还大力推动辖区内布李路富民市场及新三村新围、布吉新村等片区实施环提补短板项目,以立面刷新、路面沥青铺设等方式,对破损、残旧的户外广告招牌、居民楼墙面、路面等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改善了市容环境,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社区治理点多面广线长,如何才能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姿态?南三社区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社区将“对标结对 比学赶超”结对共建活动作为“强心剂”,始终激励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尖兵。创新在各党支部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结合3个住宅小区党支部和3个股份公司居民小组党支部的两大类别,引导不同属性类别的挂点班子通过座谈交流沟通、互学互鉴,并推广表现突出党支部作为标杆总结分享先进经验,引导其他党支部向先进看齐,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桩桩“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接下来,南三社区将以提升民生福祉为抓手,探索推动党建引领“1+N”管理模式走深走实,统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逐条逐项落实到位,为街道高质量发展贡献“南三力量”。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