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纽伦港”三甲,深圳重回前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4-09-25 16:25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其中,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和法兰克福。在该报告中,深圳有着不少亮点——在重新进入全球前十的同时,金融科技领域的表现也备受关注。

国内城市金融水平表现亮眼

本期指数报告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121个主要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和排名,其中,排名靠前的顶级金融中心再现波动。

除纽约、伦敦两大全球顶级金融中心排名仍然维持前两名不变之外,香港在经历了连续四期排名落后新加坡之后,本期实现“反超”来到全球第三,反映出顶级金融中心虽然整体格局较为稳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排名上升2位,再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十强行列,同时也是本期指数中排名出现上升的4个中国城市之一;在分项排名上,香港、上海和深圳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5个方面仍然整体位列全球前15行列。

同时,本期报告还根据金融科技领域表现,对116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深圳排名较上期上升了1位,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香港排名较上期提升5位,位列全球第九。广州、成都各上升6位、2位,分别位列全球第14、第17。

报告指出,随着新加坡、首尔、波士顿、苏黎世、日内瓦、多伦多等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的进一步稳定,金融科技排行榜区域多样性特征初显,但总体而言,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仍具有较强优势。

市场化推动深圳迈向更深层级

不同于纽约、伦敦、香港有着链接全球金融资源的先发优势,深圳金融实力在全球快速崛起的重要动能之一,是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和强劲的市场化力量。

“深圳金融机构市场机能健全,与北京、上海是主要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不同,深圳的本土金融机构多是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金融强企和国内风投创投的知名企业深创投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彭晓钊表示。

深圳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突出,拥有国内外上市公司超过500家,其中不乏腾讯、比亚迪、中兴、迈瑞、顺丰等明星企业和行业标杆。在金融科技方面,深圳嗅觉敏锐,培育出微众银行、平安壹账通等龙头企业,并带动一批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和专业金融科技服务商构成了强劲梯队。

当前,深圳大力推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近日出台《深圳市关于支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支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成果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彭晓钊表示,深圳作为“后发性”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香港等世界前列金融中心相比仍有进步空间。未来应跳出常规路径,激活有别于其他金融中心的升维竞争曲线,以更高势能迈向全球顶级金融中心。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