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深圳产业创新能力居首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2023-11-17 20:19
摘要

11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交大深圳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暨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研究院举行。

11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交大深圳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暨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研究院举行。

来自上海、深圳两地的学者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院领导及校友代表,共同见证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全球产业创新指数报告》的发布。

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和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主任陈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研究院、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深圳研究院院长陈方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经理李夏,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教授李湛,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校友会秘书长肖宏青,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圳校友会理事长方先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广东校友会秘书长邱华英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院长助理蒋炜教授进行主持。他表示,本次论坛的目的不仅在于量化评估深圳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更在于探讨如何借鉴深圳的创新模式,研讨产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

陈蓉表示,本次《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的发布不仅清晰反映出了深圳在全球产业创新中的地位,也同时表现出其优势与不足。未来,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和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将持续推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携手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推动深圳产业的科技创新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陈方若在致辞中表示,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创新的竞争力非常重要,希望交大安泰在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而研究院的成立,就跟今天将要发布的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密切相关。产业生态对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希望交大深圳研究院能够进一步投入科研力量,与深圳市政府、企业开展联动,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技术强国、经济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第二项为指数报告发布环节。《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教授陈宪为在场各位嘉宾展示指数编制的原则、城市遴选标准以及最终排名结果。

课题组根据城市是否具有产业引领能力、经济规模优势、创新策源功能、辐射影响效能等四个标准,在全球范围选择了27座城市,并从产业创新环境、投入、产出、绩效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对入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计算出每个城市的产业创新指数。

在创新链上,科技创新在前端,产业创新在中后端。产业创新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深圳提出产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并将“创都”的创新活动主要归结为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是指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引入新的理念、技术、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或创造全新市场的过程。

指数排名显示,深圳、旧金山、北京、纽约和伦敦是全球产业创新能力最强的五座城市。深圳以39.05分居首,其产业创新产出表现突出。

深圳产业创新指数位居27个全球城市首位,其在制造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存在规模优势,PCT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其他城市,高技术及ICT产品出口显著。在指数排名榜单上,深圳在两个分项指数——产业创新产出和产业创新绩效上也位列榜首。

陈宪表示,未来,《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将由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团队跟踪研发并持续发布。期望指数的发布,能对深圳的科技发展、产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系列智库产品。本次指数报告的发布进一步推进了深圳市科创委及各级政府单位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合同协作,充分发挥上海交大国内顶尖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以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为载体,在行业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务实高效合作,推动更深层的市校合作,为深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创新创业动能。

论坛最后为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分别围绕深圳产业创新作主题演讲,探讨深圳产业技术创新对产业及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