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例! 宝安区人民医院运用超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刘栩傲 文/视频
2024-09-20 19: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将持续提高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做梦都想不到,现在爸爸也能跟正常人一样走路了。”这是小陈(化名)近日在接到随访电话之后说的第一句话,这也是宝安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及显微外科吴迪主任团队最想听到的其中一句话。

小陈的父亲是一位帕金森病人,四处医治,症状仍在加重。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及显微外科,吴迪主任团队成功为小陈的父亲实施了双侧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这也是深圳首例实施超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

吃药8年都治不好,超显微手术解难题

10年前,小陈发现父亲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步态不协调,似“小碎步”状,行走困难等多种症状。小陈带着父亲四处求医,2年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小陈说:“吃药8年都治不好,现在父亲的症状越来越重。”由于几乎无法正常行走,再加上双脚难以控制,老陈总是会将大小便解在身上,“父亲生活无法自理,所以,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照顾他。”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震颤和运动迟缓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有手脚无法控制的抖动,行走时启动困难,启动后小碎步,面部表情减少,吞咽功能障碍等,同时,还往往伴随认知障碍的出现。”宝安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及显微外科主任吴迪介绍。

小陈了解到显微外科手术的方式可以改善父亲的症状,他们决定试一试。治疗团队以龙海泉医生、贾赛雄医生、陈金仁医生为技术骨干力量,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发起以神经内科、麻醉科、临床心理科、康复医学科的MDT团队会诊,全面评估并完善术前各项准备。

8月17日,治疗团队成功为小陈的父亲实施了双侧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40倍的放大倍数以及丰富的手术经验让手术医生能够在视野中准确地辨认出约0.1mm的淋巴管,并将它们与微细静脉精准地吻合在一起。

“谢谢医生,让我看到了希望”

由于是低创伤的手术,术后仅3天,小陈就带父亲出院在家休养;出院后,龙海泉医生依然与小陈保持着密切地随访,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谢谢医生,让我看到了希望。现在父亲已经可以几乎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了,而且步态一天天在明显改善。”看着父亲的症状一日一日逐渐好转,小陈欣慰地说道,“口水也不会流得到处都是了,他也可以自己走到厕所;现在行动也敏捷了,表情及语言也变得丰富了,我实在太开心了。”

“治疗帕金森病可以吃药,在药物疗效不佳时,以往采用经典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前往高磁场环境,同时还应该定期复查植入的起搏器是否正常;但是,现在我们采用了颈深部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来缓解症状,不需要内植物,无惧患者术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吴迪主任表示。

在超显微外科技术加持下,宝安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及显微外科开展的颈深部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这一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两种不同疾病的常见症状。

宝安区人民医院手外科及显微外科是深圳首家实施该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团队,手术治疗安全性好,创伤小。该医院采用手术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将持续提高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刘栩傲 文/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