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业制造“甲醛焦虑”,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注意识别室内空气治理、检测陷阱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2024-09-19 17: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了解到,近期有部分企业通过大肆宣传“甲醛致白血病案例”“家具装饰叠加超标”“无醛不成胶”等手段扩大舆论影响,制造“甲醛焦虑”,再通过不规范的检测方法,甚至恶意调高检测数据,来诱导消费者购买甲醛治理服务。9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避免落入室内空气甲醛“假需求、假检测、假治理”陷阱。

室内空气质量安全一直是诸多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对于刚完成装修装饰的房屋,由于大量使用油漆涂料、胶黏剂、人造板以及布艺软包等装饰装修材料,导致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散发到室内空间,长期居住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认准产品认证,挑选低醛家装材料

如何正确挑选家装公司?中消协提示,首先要确保家装公司具备必要的资质和证书,如营业执照、建筑装饰行业资质证书等,要求装修公司提供详细的报价清单,确保没有隐藏费用,了解装修公司的售后服务政策,包括保修期限和服务内容等。

其次,在购买家具时,优先选择通过CCC认证或者绿色产品认证的产品,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环认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第一类认证(环一认证)等。尽量选择不含或释放甲醛极少的材料,如实木、竹木、金属、亚克力等;相比较于脲醛树脂制备的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以聚氨酯等无醛胶粘剂制备的人造板材料对家庭环境的健康安全更有保障。此外,还可以查看产品的材料说明,检查是否明确标注甲醛含量/释放量的等级信息,尽量选择低甲醛释放量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确认是否有甲醛,闻气味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有气味的家具就一定有毒,没有异味的家具也不能说明完全是由无污染无公害的原料生产的。

甲醛检测程序应合规,开窗通风‌最经济有效

为保证安全入住新房,不少消费者都选择购买室内空气甲醛检测、治理服务,那么该如何选择呢?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可以要求检测机构提供相应资质证书(CMA),或在市场监管部门网站上查询机构的资质信息。 不要轻易相信检测机构提供的“试纸”、简易“试剂盒”、“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这种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既不符合国家规定,也无法作为索赔、诉讼的依据。

在具体操作中,正规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取样和检测,包含现场采样、取回样品、仪器检测、出具报告等环节。消费者要注意对上门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如要求上门人员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检验检测机构工作证件等)。

中消协也就如何正确消除和降低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为消费者支招。开窗通风‌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建议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天气里加强通风,因为高温高湿有利于材料甲醛释放。此外,安装空气净化器‌或者使用活性炭,养殖水生动植物都是除甲醛不错的选择。

中消协特别提示,消费者应谨慎选择除甲醛治理产品,很多产品性能未经有效验证,存在夸大治理效果、包装标识不清、伪造检验结果、提供虚假证明等问题,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就是开窗通风;对于一些打着免费、低价检测旗号、实则兜售其高价治理服务的机构,消费者一定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