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听音乐、点外卖……如今各大手机APP已深深嵌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开通各种付费服务,也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却没想到 “自动扣费”功能反倒成了商家套路的开始,而最近开始流行的微短剧也成了这类消费陷阱的“重灾区”。
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总是莫名其妙地收到扣费信息,他们不清楚谁扣的费、对应的服务是什么,甚至想退订也无从下手。记者发现,这类消费者大多是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老年人和没有养成消费习惯的青年人,对他们来说,“自动扣费”常常是一笔“糊涂账”,容易吃哑巴亏。
记者在实际体验中发现,部分商家在开通付费服务的界面就默认勾选了“自动扣费”功能,且多以较小的字样显示,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一不注意就可能被“套路”。而且,这类服务的退订入口一般也隐藏较深,记者在手机中辗转寻找十多分钟未果,无奈只得拨打客服电话办理退订,但仍需排队等待,过程可谓耗时耗力。
值得注意的是,微短剧在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娱乐体验时,也容易让人陷入盲目充值、自动扣费的消费陷阱。“一集几分钟的剧集收费从几角到几元不等,而这类微短剧往往动辄就是上百集,累计起来也是不小的开销。”有过这类经历的朱女士表示,家里老人自从迷上了微短剧之后,经常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被自动扣除了费用。
深圳市消委会指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市消委会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及时自查已开通的“自动扣费”服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