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向读特新闻报料称,自己使用高德地图过程中,被引导进入限行路段,导致被罚。“三次罚款,被扣3分、300元,最后高德地图赔了100元加油优惠券作为补偿。”
读特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该网友的遭遇并非个例。对于网友所说的导航出错问题,高德地图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其客服则表示,高德地图数据会存在与现实状况不完全一致的客观情况,高德不保证地图数据和相关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请用户以实际的交通、道路及您车辆状况为准。
连续三次被地图导航进入限行路段
今年8月7日至9日,杭州市民高先生(化名)三次驾车前往同一目的地,其间均使用高德地图导航。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事后竟收到三次违规处罚通知,违法原因都是“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的”,违规路段均为“彩虹快速路博奥路上匝道”。
“三次违规行驶限行路段,共扣3分,处罚300元。”高先生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自己于7日之前便打开外地车牌限行相关设置,导航却依旧选择了限行路段。随即,高先生向高德地图平台反馈了这一情况。
8月23日,高德地图客服回应高先生称,据核实,高先生8月7日、8月8日未设置车辆信息,导致系统驶入限行路段;同时,系统未查询到高先生8月9日违章时段的导航记录。最后,高德地图发了100元加油优惠券给高先生,作为补偿。
对于高德地图核实结果,高先生并不认可。他表示,自己于8月7日之前便进行相关设置。对此,高德地图又表示,高德地图数据会存在与现实状况不完全一致的客观情况,高德不保证地图数据和相关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请用户以实际的交通、道路及您车辆状况为准。
地图导航误导情况频发,原因是什么?
记者梳理发现,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显示,近30天关于“高德地图”相关投诉有120件,其中34件显示为“已完成”。
林先生(化名)也是被高德地图误导的受害者之一。他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今年7月底时,他从上海市二环东高架行驶车辆下来,需要掉头到路对面。“当时导航显示右转进入山大北路,再掉头后左转。”在导航的引导下,林先生被处于路口的交警给拦了下来,并被告知不能如此行驶,并扣1分,罚款100元。
林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自己已向高德地图反映,至今处于核实阶段。
据林先生介绍,山大北路全路段不可掉头行驶。9月12日,记者重复林先生的路线,在高德地图输入“中海富华里”至“济南海峡美容整形医院”,发现地图仍然选择在该路段掉头。
对于高德地图误导的情况,网友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平台应当承担责任,予以赔付;有的网友则表示,应以现实路标为准,不能依赖导航。
早在2020年,就有媒体报道《司机使用高德地图导航 收到违法通知该谁买单》。当时,用户王先生同样全程使用高德地图导航,导致违法,而高德地图同样给了100元活动券补偿。时隔4年,为何同样的问题仍频发?高德地图后续如何做好保障服务?截至发稿,高德地图方面并未予以回应。
律师:追责难,切勿依赖导航软件
读特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大多数导航APP的服务条款中,通常会强调其提供的导航信息仅供参考,用户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并自行判断路况和交通标志。因此,如果因为导航信息不准确或其他原因导致用户违法被罚,导航APP通常不会直接承担赔偿责任。以高德地图为例,其在《高德服务条款》的第5.8条提到,“尽管高德一直致力于持续、快速地更新地图数据,但由于各种现实环境持续变化、技术限制以及其他高德不能合理预见、控制或克服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高德地图数据会存在与现实状况不完全一致的客观情况,请您务必以现实状况为准,并及时查看和下载最新版地图数据,优先使用在线地图数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部分导航APP也在服务条款中增加对用户权益的保障措施,或者在特定情况下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或解决方案。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部分地图导航APP提供“错必赔”服务,对用户反馈的导航有误、新能源充电站有误等问题进行现金赔付。
导航APP的运营企业,是否应当承担因导航出错导致用户被处罚的风险?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羲航认为,类似于“错必赔”保障服务属于福利而非其义务。
王羲航表示,用户因高德地图平台未提示或存在导航错误而产生罚单等经济损失后,难以向平台进行追责。从高德地图提供的服务性质而言,其仅为道路导航辅助软件,在《高德服务条款》5.8中已注明并强调数据可能与现实不符,提醒用户以现实为准。他建议,用户不应过于依赖各种导航软件,在行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道路交通情况做出应变。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