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华为在松山湖基地召开第五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聚焦开放和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在会上表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了技术的开放。华为将秉持‘创新、开放、利他、合理’的知识产权理念,坚持走开放创新的道路”。
华为是科技开放与分享的践行者。从1995年递交首件中国专利开始,华为持续将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利、标准和开源等方式向业界公开。华为在2023年新公开的专利达到3.6万件,超过了历史所有年份。截至2023年底,华为累计公开专利已经超过33.6万件,累计向国内外标准组织贡献技术提案超过13万篇,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超过6000篇。OpenHarmony社区共建者提交的开源代码已经超过1.1亿行。
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
专利与研发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64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 23.4%。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1100亿元。华为将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利的方式向业界公开,与全世界分享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与友商、合作伙伴共同支持的标准、开源平台普遍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这些平台中包括3GPP、IEEE、ITU、ETSI、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开放原子基金会OpenAtom、Linux基金会、Eclipse基金会、GitCode代码托管平台等等。今年6月,3GPP发布了5.5G的第一个版本R18,将带给消费者万兆手机的极速体验。今年底,IEEE计划发布Wi-Fi 7版本,届时,更高的速率和可控的延迟将带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此外,开放原子基金会的OpenHarmony 5.0已经发布Beta版,鸿蒙生态设备已经超过9亿台
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认为,知识产权许可对于促进技术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许可收入可以牵引创新者将发明贡献到开放的技术标准中。他在论坛上透露:“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新签订专利许可协议40个,目前已经有22家全球五百强公司成为了华为的被许可人。”
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
会上,茶思屋科技网站总编张群英在论坛上介绍了“茶思2.0”及其 “查思专利”版块。据悉,茶思屋科技网站是一个促进学术开放、交流的平台;查思专利帮助科研工作者简洁、高效的搜索和阅读专利。目前,查思专利的访问量已超过70万,访问热度还在持续提升中。
展望未来,宋柳平表示:“未来十到二十年,华为将加速走向全联接的智能社会,通信和计算是未来世界的两个最重要的基石。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都不会改变华为开放、合作、创新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