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街道多元共治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 熊海霞
2024-08-28 10: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聚龙花园一期保障房小区的“聚龙幸福里”全面提升改造完成,于8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近日,位于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聚龙花园一期保障房小区的“聚龙幸福里”(建筑面积约1610平方米)全面提升改造完成,并于8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当天上午,小区能人张爱玲带领住户在舞蹈室开展太极活动,大家随着音乐舒展身姿,动作整齐有力,展现了太极的独特魅力。二楼乒乓球室内也正在进行乒乓球训练与交流赛,选手们你来我往,技术娴熟,比赛氛围紧张而热烈。下午,由小区能人刘彩娥带领住户开展舞蹈活动,欢快的旋律与舞步让现场洋溢着活力与温馨。

为服务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田街道坚持“小区呼叫、即时响应”“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强化协同共治,合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情感融洽在基层。

聚龙花园一期公配物业(原为简阅书吧,现为“聚龙幸福里”)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分上下两层,由深圳市书城文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运营,今年年初,因书城运营不善退出营运。而小区住户众多,对公共文体服务有着较大需求。了解到居民“急难愁盼”后,龙田街道立即协调区住房保障中心等有关部门合力推动问题解决。

为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街道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征求小区党支部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协调和完善实施方案。其中征求群众意见800余条、推动多方参与研讨方案及调研10余次、沟通现场问题30余次,既强化空间“硬”改造,打造出“邻里交流吧”“悦读天地”“童梦乐园”等服务空间,又加强空间“软”装饰,配备沙发、饮水机、便民药箱、便民雨伞等亲民设施,打造开放性、便民性、实用性强的服务阵地,满足辖区群众文化、休闲、生活等多样化服务需求。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各方,尤其是企业的协同参与。龙田街道结合辖区企业较多的实际,积极搭建党建引领大格局下的街企共建模式,其中本项目得到佳士科技、沃尔核材、巴斯巴科技等企业的积极响应,他们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全力支持社区办好关键实事。

“提升改造聚龙花园一期公配物业是龙田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其他各类自治主体’协同共治的具体举措,旨在引领各类组织、带动各类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龙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接下来,龙田街道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共治”模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企业及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通过项目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人才联育等形式,释放联动效应,让群众看见“家门口的变迁”,感受到“幸福来敲门”。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 熊海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