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据,看龙岗如何稳住全国工业百强区“榜一”|推动高质量发展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2024-08-16 15:0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王策飞表示,近年来,龙岗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8月1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在龙岗区举行。发布会上,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策飞介绍了龙岗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的总体情况,并用一组数据,介绍龙岗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王策飞表示,近年来,龙岗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数据亮眼,连续6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2023年,龙岗区经济总量突破了五千亿元大关,实现GDP5043亿元、增长6.3%,是202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速,上半年实现GDP2501亿元、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超1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

龙岗区深圳市的工业大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大概占到全市的20%;在GDP十大行业中,工业占比长期超过六成。目前,龙岗区集聚了以华为、比亚迪为代表的2家千亿级企业,还有百亿级企业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规上工业企业2457家。从2018年到2023年,龙岗区连续6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今年上半年,龙岗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了14.4%,呈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王策飞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龙岗区已形成以“IT+BT+低碳”三大产业为主导,建筑业、文化创意、跨境电商、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3+4”区域产业格局。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龙岗坂雪岗科技城是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在建筑业方面,龙岗区的建筑业产值从2021年的24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33亿元,今年建筑业产值还有望实现高速的增长。在低空经济方面,龙岗区集聚了120余家无人机上下游优质企业,同时拥有华南地区首个无人机测试基地。在不久前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龙岗企业艾比森光电的显示大屏,还有高巨创新的无人机编队都精彩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王策飞提到,龙岗区每年将八成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全面实施“幸福家园、学有优教”等行动,引进了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有57万人,全市最多。加上港中大(深圳)、深北莫、深信职几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了60万人。

此外,龙岗大运中心拥有世界级的场馆设施,今年已举办大型演艺活动和高端体育赛事61场,吸引了近百万人次观演观赛。“下半年我们还将举办31场大型的文体活动,张学友连续三个周末开9场演唱会,9月6日到9日刘德华开4场演唱会,9月12日到15日周杰伦开4场演唱会。”王策飞表示,7月28日正式开业的大运天地,以及近年来建成的龙岗儿童公园、龙城公园活力谷等项目,也迅速成为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众多的绿道、碧道、远足郊野径和社区公园遍布区内,绿道、碧道、远足郊野径已经达到了900多公里,公园达到了299个。

成立大湾区首个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王策飞表示,接下来,龙岗区将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龙岗最大贡献。

坚持以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龙岗区专门成立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也是大湾区首个专门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府机构。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龙岗区产业的禀赋,进一步整合创新、空间、场景、人才等要素资源,并以发展全屋智能、全车智能、全身智能“三全智能”为战略抓手,努力培育最具活力的产业集群、建设最智慧的产业园区、打造最丰富的科技应用场景。  

坚持以改革提升城区管理治理水平。龙岗区将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优势,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强化CIM、BIM、AI等技术的应用;加快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化智能应用场景,使城区运转更智慧、更安全、更具有韧性。此外,将深入落实“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实施“美丽龙岗、精彩蝶变”2.0行动,开展公园融城、山海连城等12个专项行动,重点推进罗山片区公园群、龙岗河干流碧道二期等项目建设,罗山片区公园群有7个公园、23万平方米,龙岗河干流碧道二期工程全长15.87公里,以点带面促进城区环境品质提升。

坚持以改革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龙岗区将围绕民生“七有”目标,聚焦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完善民生诉求服务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在教育方面,将在确保今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万座的同时,深入开展卓越学校培育,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学校;在医疗卫生方面,大力推进临床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以及多层级医学人才培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