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如潮!“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摹专题展”亮相江西省美术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8-07 22: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艺术与观众情感共鸣

1943年,国画大师关山月以步为尺,踏上西北之旅,创作出这批诞生于战火与黄沙的作品。如今,这些承载着历史温度的杰作来到江西,书写着艺术交流的佳话。8月6日,由江西省美术馆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塞外驼铃——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摹专题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关山月在1940年代深入西北所创作的近66件写生作品和敦煌临摹作品,带领观众通过感受烽烟时代中的文化温度。

开幕嘉宾合影

品传统文化之韵,赏交流互鉴之美。在南昌必打卡之地的江西省美术馆聆听70多年前的“塞外驼铃”,别具一格。正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在开幕致辞中所说,这个展览标志着江西省馆和关馆两馆合作的开始,这也意味着江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更为宽广的交流前景。

深圳文化“走出去”获赞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自1997年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系列展览的策划工作,屡获国家级大奖。作为深圳的文化品牌,关山月美术馆的多个展览品牌在全国享有盛誉。关山月美术馆不断组织联合策划,实现藏品互融,创意互联,甚至受邀巡展。关山月专题展目前已在十余个省市巡展,体现出深圳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嘉宾与观众看展

2020年,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塞外驼铃——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摹专题展”,获得业内一致认可,并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近年来,这一展览作为深圳文化的典型代表,频频“出差”,向外展示深圳文化的创新成果。该展曾于2020年和2024年分别在敦煌研究院和新疆美术馆巡展。此次来到江西展出,再度书写深圳文化“走出去”的满意“答卷”。

江西省美术馆馆长董焕霞致辞

驼铃声声,赣水绵长。江西省美术馆馆长董焕霞表示,我们以“塞外驼铃”展览为纽带,让敦煌壁画的千年华彩与赣鄱大地的笔墨精神交相辉映。此次展览也是江西省美术馆“20世纪美术史大家系列”的开篇之作,我们将以地域视角重构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谱系,让经典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致辞

江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见证着关山月的艺术创作印迹。陈俊宇告诉记者,关山月先生热爱江西的山水,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多次到江西采风写生,江西独特的地理人文深切地滋养了关山月的艺术,尤其是对革命圣地井冈山的深情描绘,是关山月艺术重要的一环。“关山月美术馆于2022年推出的‘高路入云端:井冈山水之精神形塑与回望’展,生动讲述了关山月与井冈山的故事。这一展览曾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巡展,好评如潮。”

艺术与观众情感共鸣

塞外的驼队、劳作的少数民族妇女、祁连山的巍峨、热闹的市集、敦煌壁画的临摹……这些饱含历史温度与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吸引着观众目光。正值暑期,许多观众慕名来看展。他们在作品前或者静静观赏,或拿起手机拍照,在对望与凝视之中,也让关山月作品蕴含的艺术力量、深沉情感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流淌在心间。

关山月先生的女儿、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关怡虽没到现场,通过代读致辞。“这些作品,不仅是我父亲艺术生涯中至关重要的篇章,也承载着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民族危难之际所肩负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江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蔡超对此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次展览是关山月先生艺术道路一次深情的回望,更是对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国艺术家坚韧不拔、探索创新精神的崇高致敬。

抗战主题作品传递家国情怀

在展厅里,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喜欢观看关山月临摹的敦煌作品。策展团队将临摹作品和当时壁画的照片并置,让观众看到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的特点,同时也欣赏到关山月临画的题材和画法多样化特点及其个人临摹的特色。

在《塞外驼铃》作品面前,观众们仔细观赏。这一作品是关山月1943年在玉门所画的绵延驼队,郭沫若为其题诗作跋。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是与抗战相关的。据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考证,关山月所绘的正是从新疆途经玉门,运送苏联抗战物资到兰州的驼队,而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

关山月《驼运晚憩》

关山月《敦煌莫高窟》

关山月《鞭马图》八十六洞北魏

“‘塞外驼铃’专题展正是选择抗战时期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大迁徙的西北地区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的”,陈俊宇在解读展览时表示,在当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清晰勾勒出艺术家上半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图谱,昭示艺术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真谛。

讲座现场

除了展览之外,陈俊宇还为江西的观众带来一场《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先生生平与艺术历程解读》讲座,向观众深入系统地讲解关山月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其中,他重点讲述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经历,以及此作如何成为建国以来山水画中的经典精品,让观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发展的认知和理解。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