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司法局:深化法律援助服务,探索劳动争议优解速解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叶美婷 王一琳 文/图
2024-08-07 22: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提升劳动争议处置质量和效率,今年来,龙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助力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前移服务、强化联动、多元化解等一系列便捷高效的服务举措,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探索出法律援助服务劳动争议化解的新模式、新路径。

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劳动争议处置深度衔接机制

为推动劳动争议处理各环节深度衔接,早在2021年,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及区总工会四部门率先探索劳动争议处理有效路径,打造劳动争议“灵活调、贴心援、高效裁、权威诉”的新模式,为推动建立“调援裁诉”协同处理机制先行探路。

作为深圳市“调援裁诉”试点区域,龙岗区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显著提升。其中,法律援助在“调援裁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端口前移,提供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龙岗区司法局在区级劳动争议“调援裁诉”一体化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专岗,选优配强服务团队为劳动者提供“坐诊式”服务,主动前移劳动争议化解端口,并提供“靠前服务”。法律援助律师跟进案件调解、仲裁、诉讼全过程,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龙岗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共为23000名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办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3387宗,受援人数达8712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32亿元。其中,法律援助律师在“调援裁诉”一体化服务中心参与值班530次,受理案件306宗,为5492名劳动者解决了“烦薪事”。

为让劳动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得法律援助服务,龙岗区司法局依托“区-街道-社区(园区)”设立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以及针对新业态群体等劳动争议易发领域设立了专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实现了法律援助“就近办”。同时,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零距离的上门服务,切实提升劳动者获得法律援助的便捷性。

协同联动,推动群体性劳动争议高效处置

如何高效、便捷地化解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龙岗区司法局建立了分级处置机制,并实现了群体性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全覆盖。

龙岗区司法局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单位法制人员、街道法律顾问、社区(园区)法律顾问以及法律援助律师的作用,建立了三级法律服务响应机制,形成区、街两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的横向、纵向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确保纠纷不流转、零激化。

2024年1月中旬,龙岗某街道一工厂发生一宗涉及近260人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劳动者因无法及时拿到劳动报酬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区街两级部门立即响应,法律援助力量第一时间介入协同做好纠纷化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据统计,2022年以来,龙岗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共办理群体性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164宗,受援人数达3846人次,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风险隐患,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未发生因劳动争议引发的极端事件。

此外,在进一步拓宽弱势劳动者的维权渠道方面,龙岗区司法局与龙岗区检察院建立了法律援助+民事支持起诉协同机制,形成多维度的欠薪维权网络。

源头治理,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

“原以为双方对簿公堂,至少要耗上一年半载,没想到还能在协商中妥善解决。”2024年3月,市民刘先生因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向龙岗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寻求帮助。法律援助律师接受指派后,从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入手,多次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并对具体赔偿项目开展细致的分析,释明法律规定。最终,该案件不到一个月就得以圆满解决,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减少劳动者“诉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是龙岗区司法局从源头化解劳动争议案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岗区司法局充分将“法援+调解”并行模式运用在劳动争议化解工作中,秉持“用专业调解纠纷,用调解宣传法律”的宗旨,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律师采取“以案促调”“援调结合”的工作思路,精准对接劳资双方当事人诉求,利用法律援助律师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引导劳资双方选择协商性强、对抗性弱、灵活度高的方式解决纠纷、弥合劳资双方分歧,切实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帮助用人单位纾困解难有机结合,确保及时就地化解纠纷。近四成的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通过调解方式即可解决,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时间成本、诉讼成本,更是将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法律援助在化解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发挥出法律援助应有的职能作用。

展望未来,龙岗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化法律援助助力劳动争议化解路径,从强协作、优服务、拓渠道、广宣传等多维度出发,在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也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合理用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叶美婷 王一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