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首班深港跨境直通巴士开往香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2024-08-06 10:3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河套科研人员跨境通行再提速更便利

8月5日,作为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发布一周年的标志性事件,河套首班深港跨境巴士直通活动在“一号通道”举行。

《河套规划》明确提出要高度便利科研人员进出“一线”。河套深港跨境巴士实现从“一号通道”直通往来深港,既是政府、深圳海关和深圳边检总站协同落实《河套规划》部署的重要成果,也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推进通关监管创新”的全新起点,必将更加激发深港创新要素流通活力,增强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凸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独特优势。

充分调研通关需求。河套发展署、福田区、深圳海关积极走访河套深圳园区内重点科研企业机构,认真听取园区科研人员便利通关的意见建议。截至7月底,河套发展署已汇总收集在河套深圳园区从事科研、具有高频跨境通行需求的人员2000多人,预计人数还将会持续增加。

争取下放审批事权。2024年6月,经省政府批复,省公安厅将“一号通道”小汽车入出境审批事权下放深圳。在活动上,事权下放后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香港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等首批11家科研机构11辆小汽车,拿到了市公安交警局发放的通行批文卡。从香港来河套创业的舒糖科技负责人何耀威表示,“现在我从‘一号通道’开小汽车往返河套的公司和香港的家,跟以前相比时间差不多缩减了一半,真是太便捷了”他告诉记者,申请“一号通道”通行批文卡,从申请到获得批文卡只花了一个星期,这样的“河套速度”让他很惊喜。“这张小小的批文卡,不仅解决的是我们来河套创新创业的港人的便利度问题,更重要是体现了对我们的尊重,以及激发我们加强深港科技合作的信心和动力”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的郭琛瑜表示。

有效提升通关体验。针对园区科研人员需求,优化河套深港跨境巴士专线通关环节,河套发展署、福田区会同深圳海关结合通关时段、乘客数量、车辆类型等特点,完善现场指引标识,优化通关流线设置,确保科研人员便捷直达。有了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直通服务,预计科研人员从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到香港科学园“点对点”通勤时长压缩至35分钟左右,整体通勤效率提升30%。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院(深圳)项目负责人兼执行院长王雪莱分享,“每周我们都会从香港、深圳来回多次,有了‘一号通道’,科研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跨境通行。一杯咖啡的时间,我们就已经完成了通关和交通,这对我们今后对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家庭生活的兼顾都是非常有帮助、有意义的”。下一步,河套发展署将结合科研人员的需要,推出更多班次的跨境巴士专线服务。

“这个直通专线升级后真是太好了!省市政府、海关真是太替我们考虑了,为这样的跨境便利通行服务点赞!为河套点赞!”刚登上河套深港跨境巴士的一位科研人员代表由衷感慨道。

未来,河套深圳园区将持续优化完善深港跨境便利通行服务,进一步提升通关体验,充分发挥深港协同的桥梁作用,便利科研人员跨境便捷流动,书写深港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