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镌刻改革足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今日之中国,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2024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多地考察调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的时代命题贯穿始终。
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即将翻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篇。
2024年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全局上谋势——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3月,在湖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新质生产力发展;
4月,在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性;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关注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5月,在山东,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日照港,看现代化港口建设;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回顾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布局与路径宏阔清晰。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建设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纵观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创新的理念一以贯之。
当全面深化改革驶向更深的水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以创新引领发展——
看方向,重大节点锚定改革步伐,形成大潮奔涌之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新征程、新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
看领域,重点改革举措相继推出,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从“民生点滴”到“国之大者”,选取重点、堵点、难点,精准出台2000多个改革方案,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乘长风起,看山河万里。
如今,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产大飞机直冲云霄,反贫困、建小康、应变局,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中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2024年5月,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释。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源泉。
在关键处落子——
推动先行先试 不断深化
跑出现代化发展“加速度”,改革给出了时代答案。
山东日照港,一字排开的万吨货轮,展现出港通四海的宏大气魄。
“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让这座港口从寂寂无名到挺立潮头。
2024年5月22日,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海之滨的日照港。
凭海临风,习近平感慨,“日照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设起来的,各种综合因素聚集优化,异军突起,成为一个重要港口。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自动化轨道吊上下作业,一辆辆无人集装箱卡车鱼贯穿梭,万吨巨轮整装待发……放眼我国绵长的海岸线,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一座座港口码头,正加速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日照港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考察自贸区自贸港、深圳经济特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来到改革地标,立足实践、因地施策,推动先行先试。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激活发展的澎湃春潮。
“破”与“立”闯出发展天地——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先后设立,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格局,一个个深化改革“试验田”累计开展3500余项改革试点,结出累累硕果;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到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改革创新闯出发展新天地。
“点”与“面”带动发展链条——长三角、京津冀一体化共建协同“发展圈”,“千万工程”久久为功引领乡村振兴蝶变,三明医改、林改积累成功经验……注重“长远”与“当下”相统一、“一域”与“全局”相结合,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源自地方探索、复制推广到全国。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局部探索、破冰突围、相互耦合,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形成“1+1>2”的“化学反应”。
在实践中获取、在实践中检验,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已成为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的宝贵经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样本。
在细微处着力——
心系民生小事 增进人民福祉
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
全面深化改革,应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曾经配套不足、功能缺失、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居民生活面临诸多不便。
如何用改革“解题”?
2022年年初,民主村社区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小区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听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情况介绍。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离家不远就是超市、理发店、药店等,还有社区食堂,步行基本不超过15分钟。”当地居民表示,如今,新建的社区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重建了社区医院,生活便利度不断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大到医疗、教育、户籍等重大制度改革,细到“最多跑一次”、身份证异地挂失受理、厕所革命等便民服务……一系列改革措施聚焦解决人民生活急难愁盼,成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兜牢民生底线。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快于同期GDP增速;
——推动住有所居。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00多万套,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保障人民健康。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截至2023年年底,已开展的九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
…… ……
一张张“民生清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变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困扰百姓的“小麻烦”,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一点点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民生之基。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