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观塘分校后山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英尺的混凝土地洞,被揭发暗藏一个“爆炸品实验基地”。
香港警方拘捕4名初中生,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涉嫌串谋制造爆炸品、无牌管有枪械及管有爆炸品。4人就读中一或中二,其中1人疑有黑社会背景。
警方在现场检获大批疑似爆炸品及军刀等武器,正追查4人的犯案动机,是否涉及政治目的或受人操控。
警方24日下午召开记者会介绍案情。东九龙总区高级警司(刑事)钟丽诒表示,7月23日下午约3时半接到报警,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观塘分校内的一个斜坡发现有2名男子纵火,他们被发现后随即经铁丝网缺口迅速逃离现场。
观塘IVE后山检获
大批化学品及武器
警方到场调查,发现校内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英尺、高约2米的斜坡,藏有大量及不同种类的化学物品,包括90个樽装和袋装的固体、液体及粉状化学物品,现场亦有多处被烧焦的痕迹。
警方检获的证物。
警方又在现场检获大量实验室器具、酒精灯、灭火筒、防毒面具、2把斧头、1把军刀、1把电枪,以及3个已经打开的行李箱,里面有化学物品、防毒面罩及打火机。
警方爆炸品处理课到场调查,发现少量怀疑爆炸品,有粉状和液体状等,以及多种可以制造爆炸品及山埃(氰化钾)的化学物品,据了解有硝酸盐、黑火药等。
由于部分化学物品稳定性较低,爆炸品处理课及政府化验所人员已将相关物品检取及移离现场,爆炸威力仍待检验。
案发现场山坡。
手机储存制造爆炸品方程式
警方翻查附近监控进行分析,在案发后数小时内锁定4名疑犯身份,并于同日拘捕所有疑犯。
被捕4名男子全部是中学生,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自称是中一及中二学生,涉嫌管有爆炸品、串谋制造爆炸品、无牌藏有枪械等罪名。其中一名被捕人士怀疑有黑社会背景。
其后警方搜查被捕人士住所,在其中一名被捕人士单位内搜出小量怀疑爆炸品,并在该被捕人士手机中找到怀疑制造爆炸品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浏览相关网站的记录。
警方又在另一名被捕人的手机内发现多段视频,当中包括其中一名被捕者在案发现场燃烧物品的片段。
警方检获的证物。
曾多次燃烧化学品做实验
经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其中一名男子在案发后将一袋物品带离住所,之后交给另一名被捕男子弃置。其后警方于观塘区一个公共屋邨山坡寻回被弃置的袋子,里面有少量怀疑爆炸品、易燃化学物品、电子磅、护目镜及胶手套等。
据悉,被搜出爆炸品的单位位于观塘区协和街277号,是其中一名15岁被捕人的住所。
警方现阶段调查所得,4名被捕人士互相认识,是朋友关系,均在住所或附近被捕,其中一人被捕时正身处另一名被捕人的住所。他们较早前都到过案发现场,其中有被捕人士更承认曾经在海外网上平台购买化学物品,并多次带到案发现场燃烧部分化学物品做实验。
警方检获的证物。
警方检获的化学物品及枪械,有待政府化验所及军械法证科作进一步检验。
4名被捕人士现正被扣留调查,不排除有进一步拘捕行动。至于他们的犯案动机,是否涉及政治目的,有没有被人操控,以及是否有其他同党,是警方极之关注和重点调查方向。
不过警方提到,截至目前,4名被捕人士及其家人过往均不见有参与政治活动。
警方重申,对涉及爆炸品案件极度关注,并承诺致力保护香港安全及稳定,根据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条例第55条,任何人管有或制造爆炸品,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处14年监禁。
职业训练局(VTC)24日回复传媒查询表示,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观塘分校)较早前发现化学品,并已通报警方跟进处理,院校会全面配合有关工作。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