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 人文天地·南海潮

魏振强
2024-07-12 08:15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傍晚下班,边走路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刚刚剥了毛豆,母亲正在烧晚饭。

傍晚下班,边走路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刚刚剥了毛豆,母亲正在烧晚饭。父亲83岁,身体尚好,但失明多年,只能靠母亲还有大哥、弟弟、妹妹照顾,每有母亲招呼他做些剥毛豆和大蒜之类的事情,他都像个喜欢表现的孩子一样,乐滋滋的。乡下老人大多勤劳一辈子,身体出了故障,忽然不能做事,多半会觉得成了“吃白饭”的,浑身不自在。

母亲接过电话,说已经烧好了菜,等着我大哥、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和外甥去吃晚饭。我问她烧了啥菜,她一一报出来:辣椒炒茄子、辣椒炒毛豆、丝瓜蛋汤、清炒豇豆、凉拌西红柿、蒸腊肉、蒸香肠、炒黄鳝。“蔬菜都是我种的,一垄一垄的,黄鳝是你大哥从水田里捉来的。”母亲说。我说:“这么个热天,你一个人做这么多菜,不累?”母亲很干脆地说:“不累。”父亲在旁边插话:“她喜欢搞嘛。”母亲提高嗓门:“老头讲话真气人。他们做事辛苦,我不烧给他们吃,哪个人烧?他们吃点现成的,就省得烧饭了。”

大哥和妹妹都没念过书。早些年,妹妹和妹夫在杭州开个小饭店,后来关了门。去年开始他们在老家租借乡亲的六十多亩水田养龙虾,起早摸黑。大嫂去了上海带孙子,大哥长年一个人在家,六十岁的人了,要是上班族,今年正好退休。他儿子也劝他“退休”,在家打打牌,在周边村庄溜达溜达,但他闲不住。大哥和两个北方男人走村串户,帮人家锯树。乡村的树不少,不光遮光挡风,还有倒塌风险。大哥的生意当然不缺,但锯树需要技巧,弄不好就会伤了自己还会伤别人,甚至会砸坏人家房子。他们跟户主商量好价格,开始锯树,放倒后,锯成一段一段木料,再搬到三轮车上,运到木材加工厂,卸下来,才算大功告成。

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女婿太辛苦,总想给他们做点事。烧饭是唯一能做的事。她一个人择菜、洗菜、切菜,再一个菜一个菜地烧,每次都会烧十多个菜。大哥和妹妹他们总是劝她不要烧,可母亲“没听见”,兴冲冲地烧,看着儿子、女儿、孙子辈们吃得香香的,眯眯地笑。在年迈母亲那里,干活是本能,能给儿女们做点事,说明自己有用。

我给父母打电话时,忽然听到身后一声“哐当”,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挂着菜兜的电瓶车倒在路边,她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急忙跟母亲说:“有人摔倒了,我挂电话啦。”母亲“啊”了一声,“赶紧去扶。”我当然要去扶。我跑到那位妇女跟前,问她可严重,她小声说:“没什么事。”我把她慢慢扶起,扶起她的车子,将掉在地上的菜捡起来,放进篮子,问她要不要去医院,她摇摇头。

妇女摇摇摆摆骑着车,慢慢远了,我想到母亲刚才焦急的语气,又给她回了个电话,告诉她那个摔倒的人没太大事。母亲说:“那就好。你把人家扶起来,就是做了好事。”母亲在电话那头开心地说。

编辑 王雯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魏振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