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粤海街道首个“商圈微法庭”正式上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王晓婷 胡旦 文/图
2024-07-11 13:05
收录于专题:见南山·惠民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现在开庭!”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一宗涉企金融借款纠纷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首个“商圈微法庭”内正式开庭审理。

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牛街道”的粤海街道,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腾讯、大疆等120余家上市公司,16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GDP超4000亿元,稳稳占据着南山经济的“半壁江山”。

为满足辖区内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促进商圈经济良性发展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近日,南山区人民法院粤海法庭主动对接粤海街道办,在粤海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商圈微法庭”,打造集巡回庭审、多元解纷、法治宣传、基层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诉源治理平台。

记者了解到,有别于传统的社区微法庭,“商圈微法庭”设立在商业经济较为发达的片区,其开庭选取的案件多为金融、经济等领域多发类案。通过将庭审与普法送到企业“家门口”,引导商户、企业、消费者等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将商圈内的矛盾纠纷防于未发、止于未诉,有效护航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商圈微法庭’面积虽小,功能却大,可以快速开庭,高效、便捷地审理商圈内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企业、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粤海法庭庭长张豪介绍,公开庭审、面对面普法的形式,也让普通民众直观感受到庭审过程,明悉法律常识,依法合规经营。

揭牌当日,粤海法庭针对粤海街道商圈特点,选取了一宗常见的涉企金融借款纠纷在“商圈微法庭”内公开开庭审理,部分企业家代表、社区群众、商户代表参与旁听。庭审结束后,多名商户经营者前来咨询商业纠纷方面的法律问题,粤海法庭法官们一一耐心解答。

据悉,2023年5月,粤海法庭正式成立小额速裁团队,集中审理南山区金融速裁案件,团队积极发挥速裁优势,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2023年,小额团队法官人均办案超700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6天,小额适用率达76%。

与此同时,粤海法庭坚持在“抓前端、治未病”上狠下功夫,今年上半年共召开6次司法助企座谈会,集中搜集企业涉诉突出问题,倾听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及时提供法律帮助。

此外,针对纠纷多发的金融领域,粤海法庭联合南山金融行业协会筹建金融借贷纠纷调处中心,通过不定期组织专业法官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法治交流座谈、派驻金融调解专家为企业提供纠纷调解服务等方式,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合同、劳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助推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预防在萌芽。

随着粤海街道商圈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为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海法庭不断提升审判质效,相继推出“商圈微法庭”等助企、暖企服务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在粤海安心扎根、放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王晓婷 胡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