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深圳普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2024-06-07 09:41
摘要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房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谁普法谁执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房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大普法”工作格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住房建设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把普法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局党组议事日程,做到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宪法学习宣传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结合起来,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宪法宣誓、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2023年,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议共组织法律法规学习20余次。各级干部自主学习《深圳市领导干部简明法治读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住建系统蔚然成风。

(二)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做到普法工作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到人,目标落实到位。根据住建部、省住建厅及市普法办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年度普法工作计划,部署具体工作事项,确保将上级普法要求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参加学法考法活动,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2023年,市住房建设局工作人员学法考试通过率100%。按照省、市关于建立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学法用法机制要求,积极报名参加现场旁听庭审活动。注重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23年,市住房建设局367名行政执法人员在完成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学习基础上,参加不少于40学时综合法律知识培训。

二、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工作覆盖面和精准度

(一)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积极参加“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八五”普法讲师团讲师开展《民法典》培训讲座,提高工作人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2023年5月,开展“法治住建 护航发展”主题普法沙龙活动,充分发挥住建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法律人才库专业优势,筹建一支“专业型、服务型、公益性”普法志愿队伍。2023年7月,市住房建设局承办“民法为民 粤建越美”广东省建设企业法治文化大赛决赛,15家参赛企业通过情景剧、歌舞、朗诵等形式,展示了富有广东特色的依法治企成果,省住建厅为市住房建设局颁发优秀组织奖。

(二)开展保障性住房法治宣传。2023年3月,在天颂雅苑小区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安居深圳”为主题的保障性住房法治宣传座谈会,邀请深圳市地铁集团、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十家单位参加,通过播放法治宣传动漫案例、现场讲解等,进一步提升保障性住房住户的法治意识。2023年12月,在保障性住房小区凤凰英荟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保障性住房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活动覆盖主会场凤凰英荟城7000余户及分会场龙瑞佳园3000余户保障性住房住户,活动现场共悬挂12条宣传横幅,张贴180张宣传海报,发放2000张宣传折页。2023年在保障性住房现场巡查工作中,定向选取26137户家庭开展合法合规使用公租房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教活动。

(三)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普法宣传。指导用人单位合规缴存住房公积金,对存在住房公积金欠缴苗头的企业提供“送法上门”服务,面对面为企业负责人讲解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解答企业疑问,督促企业依法缴存住房公积金。2023年,上门走访企业400余家。联合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举办普法讲座或培训,集中对企业进行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普及教育,2023年举办联合普法讲座24场,培训人员约4600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普法,扩大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覆盖面。2023年,发出新闻通稿20余篇,媒体刊登、转载报道200余次。围绕群众最关注、办理量最大、咨询率最高的公积金业务,在多条公交、地铁线路及多个社区智能快递柜上开展宣传,把政策宣传和交通出行、社区自助服务设备结合起来,让群众在出行中沉浸式了解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举办大型住房公积金政策宣讲游园会,在市民中心广场举办大型趣味游园会活动,将政策宣讲融入趣味游戏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吸引近3000名市民参与互动。

(四)开展燃气管理条例宣贯工作。印制《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燃气管理条例》单行本5000本,派发至各区住建局、街道、燃气企业和燃气协会。举办2场《燃气条例》专题学习会,覆盖市、区、街道和深圳燃气协会、燃气经营企业、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有关人员共计近400人。面向燃气企业管理人员开展3批次《燃气条例》培训活动,共计170余人参加。将普法工作贯穿于燃气行政执法全过程,自《燃气条例》颁布以来,市区两级燃气执法队伍共出动12379余人次,累计现场检查5103个第三方工地,发现问题及隐患584项,向相关责任单位给予红黄牌警示12次,警示约谈14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宗,查处“黑气点”32个,在执法过程中普及《燃气条例》,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燃气执法的全过程,实现实时普法、精准普法。

(五)开展物业维修资金政策宣传。通过制作动漫视频并投放公交车移动广告、电视广告等渠道,向市民普及维修资金政策法规和知识,取得良好宣传效果。2023年3月,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在中心书城开展“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宣传”主题活动,现场向市民派发物业管理及维修金宣传手册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六)开展房屋安全领域普法宣传活动。面向街道、社区开展线上房屋安全排查技术及法规宣贯,深入解读房屋安全相关政策。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项普法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前往深圳投资控股公司、深物业集团、中冶管廊公司等企业宣传房屋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技术标准等。组织行业从业人员理论考试261场,参考人数达12044人次。

(七)扎实推进“法律进工地”活动。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律进工地”普法宣传活动。2023年,组织法律专家前往地铁7号线、11号线和13号线等地铁大标段项目部及穗莞深城际铁路项目部现场,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与安全生产和建设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积极探索普法新形式,实现法治宣传多元化

(一)打造“住建讲堂”特色平台。围绕住房制度改革、城市更新、物业管理、安全生产等住建领域重点工作,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现场调研、高校企业合作培训、内部分享交流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的住建普法工作。2023年,通过“住建讲堂”,邀请专家到市住房建设局进行业务指导、专题讲座31场次,约6000余人次参加。

(二)搭建普法阵地交流平台。根据省住建厅统一部署,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在建项目管理部等基层单位申报基层普法阵地。截至目前,市住房建设局已向省住建厅成功推荐40个基层普法阵地。同时,依托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八五”普法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已建阵地管理和普法宣传工作。

(三)以互联网思维深耕智慧普法。大力推进智慧普法,把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借助“粤省事”“i深圳”“支付宝”等渠道并通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微信公众号进行普法宣传。比如,在公积金政策宣传方面,2023年,通过“粤省事”等渠道开展宣传26次,通过市住房建设局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22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