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落实生态环境普法责任,加大普法力度,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动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和“美丽深圳”建设。
一、强化统筹部署,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普法基础
注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始终坚持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统一领导,明确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汇报,带头参加普法活动,研究解决普法相关重大问题,并将普法宣传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考核等工作中,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二)立足工作实际,制定普法计划
结合年度普法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八五”普法规划》《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普法工作要点》《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普法工作责任清单》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文件,督促各单位制定年度普法计划表,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分工,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相关保障,凝聚普法合力
为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确各单位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工作,并将普法宣传经费纳入单位预算,每年安排专项普法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宣传活动、举办各类法治培训、设计及印制相关普法资料、购置法律法规书籍等,做到专款专用。同时,推动各单位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普法宣传合力,制定大气、噪声、水源保护等专项普法系列活动,充分落实普法宣传需求。
二、抓好系统内学法,筑牢学法用法意识
(一)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学法
建立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领导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章、党内法规、宪法和民法典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做到带头学法用法。主要领导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专门述职,述法内容纳入局领导班子年度述职报告。2023年,通过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局长办公会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专题学习10次。
(二)强化法律服务过程普法
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聘请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共同对专项立法、重大行政决策起草、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等工作进行指导,参与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损害赔偿案件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的办理,并对局内重大执法决定、招投标文件和重大政策措施等提出法律意见。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同时,加强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将普法宣传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
(三)组织学法考试及宪法宣誓活动
按要求参加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按照宪法宣誓的相关要求,于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组织本单位公职人员及新晋职工作人员参加宪法宣誓,全系统共举行4场宪法宣誓仪式,覆盖87名公职人员。在宪法宣誓活动中,开展宪法及新修订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讲,进一步强化系统公职人员对宪法等法律法规的理解,坚定不移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者、自觉运用者、坚定捍卫者。
(四)抓实落细内部法治教育培训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施行、新修订法律法规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系统内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和培训。通过邀请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在系统内部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培训,用鲜活案例及翔实数据解读相关法律法规。2023年,累计开展内部法治宣传活动共65场,“线上+线下”覆盖4391人次。二是制定《深圳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方案》,并按方案部署开展执法专题培训10次,累计培训1700余人次。在第五届生态环境执法比武竞赛决赛环节设置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项目,通过集中组织知识竞赛,全面考察大气、水、噪声、固废等多项内容,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三、密织普法网格,强化社会普法
(一)打造法治宣讲队伍,主动送法入企、入校园
2023年,针对建筑工地、餐饮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等,持续开展“送法入企”宣讲活动72场,覆盖企业650余家,通过与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形成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社会性、群众性、常态化的良好局面。同时,为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储备,2023年共开展6场“普法入园”活动,覆盖人数1000余人次。
(二)强化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
以“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及“执法大练兵”等活动为契机,推动在行政检查、处罚、强制等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实时、精准普法。在依法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通过现场讲解政策法规、媒体跟踪采访曝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企业主动登报道歉等形式,开展环保普法宣传活动。此外,为增强公众的守法意识,以互联网“云”参与的形式,创新开展“直播式”执法。全年围绕餐饮油烟、建筑施工噪声、加油站油气回收等工作组织开展9次直播执法,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227.06万人次,“生态‘圳’行动”直播执法栏目更是被评为“2023年度深圳网络最具影响力栏目”。
(三)突出重点任务和重要时间节点的专项普法
抓住民法典宣传月、“6·5”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持续开展民法典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等“五进”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民法典主题学习会、在办公大厅显示屏、宣传栏张贴、投放民法典宣传海报、“漂流课堂”进校园、组建党员先锋队“送法入企”、民法典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普法摊位进社区、线上推送“民法典”宣传海报及有奖互动答题活动等方式,活动累计覆盖近10000人次。二是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通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小程序互动答题等形式,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三是开展“宪法进乡村、社区、街道”活动,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现场设置普法摊位、知识互动大转盘、法治典故连连看、法律咨询服务台等方式,深入福田、罗湖、盐田、南山等10个辖区的社区、街道和乡村,开展宪法日、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22场,累计向辖区居民派发宣传册7500余份,提供环保相关法律咨询服务500余人次。
四、创新普法思路,增强普法宣传实效
(一)运用生态环境普法阵地开展活动
为推动普法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拓创新,打造各区特色普法阵地,强化普法宣传覆盖面和渗透力。一是依托福田区生态环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盐田普法驿站、光明环保顾问党群服务中心、虹·自然教育中心等教育阵地,开展各式主题普法活动,构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新图景。二是成功申创“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自成功申创“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以来,围绕重点法律法规,组织执法人员、环保专家、律师、工作人员等队伍,深入开展“生态宝安 普法五进”活动,2023年共开展10场普法进企业、8场普法进社区、1场普法进校园和1场普法进单位活动。
(二)将法治主题纳入品牌活动
充分发挥各管理局、直属各单位的区位优势和部门职能,培育打造盐田“生态氧吧”、宝安“生态游学”、大鹏“普法流动小站”、深汕“普法进乡村”等特色普法品牌活动,通过将法治主题纳入品牌活动加大普法力度。2023年,宝安、大鹏等管理局组织生态游学活动,依托博物馆、教育体验馆、普法流动小站等,带领青少年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滨海湿地修复、垃圾分类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此外,2023年举办以“加强环保合规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法治沙龙,通过“座谈+调研”形式,为有关单位与企业搭建零距离、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
(三)依托典型案例以案普法
围绕普法宣传活动、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案件等,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服务,对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予以曝光,通过解读环境违法案例,向企业宣传环境法律法规,警示企业守法经营。同时加强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和法治宣传活动案例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进一步增强以案释法的针对性、可读性和有效性。2023年,向市普法办共报送普法宣传案例19篇。
(四)“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
通过运用“线下+线上”手段,强化生态环境普法宣传。一是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施行两周年之际,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律师、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市民群众等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构建线下普法宣传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线上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深圳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这一线上平台,推出6期“普法微课堂”系列推文、发布餐饮油烟说理式执法工作视频。2023年,全系统围绕民法典、宪法、饮用水源保护等开展互动化的线上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累计吸引超5万人参与。三是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跟踪报道和系列报道,提升公众法治实践参与度。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读特热榜
1注意防御!深圳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滚动更新
2至少备3天应急物资!超强台风“桦加沙”体型超整个广东省
39月23日14时起,深圳分批“五停”
4深圳供应链体系完善高效,肉菜粮油绝对管够!市商务局:市民无需盲目跟风囤货
5“桦加沙”预计24日在珠海至徐闻一带登陆!广东启动防风I级应急响应|持续关注
6特评 | 台风即将来袭,充足物资为安心兜底
7深圳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预发布 风王“桦加沙”将以超强台风级从我市南侧100-200公里内掠过
8“桦加沙”正步步逼近!狂风暴雨来袭,如何应对?
9特评 | 严之又严 细之又细 实之又实
10深圳发布提醒告诫书:台风期间哄抬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最高罚300万!
IN视频
鹏友圈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等台风
02:05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关爱老人,共同守望 在2025年9月21日我参加了南山助老爱老的志愿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在社会中心却更容易被社会忽略的老人。在敬夕阳颐养院中,我感受到了志愿的力量与时代的他/她。 志愿活动中,首先进行了理发环节。志愿者们滚瓜烂熟的为他们修剪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发型。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容,治愈着志愿者们疲惫的心情。 很快大厅的中央掌声、歌舞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动听的乐曲。每一位志愿者都进自己所能表演出最好的节目,其中还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深得老人们欢心。 在大家表演中,几位志愿者与老人交谈甚欢,小记者们也跟老人打成一片,老人们都聊的很开心,几位指导老师也教小记者们进行学习交流,让这场活动的意义更加深刻。 老人们的笑容治愈了大家的疲倦,这一刻助老的意义也浮出水面,大家都是在帮助以后会变老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燃烧得更加旺盛,让每个人都能被照亮。
最是今年秋景好🌺 异木棉花开似锦💐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