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 | 深圳流行音乐:一群人,一座城,一串闪亮的日子

晶报记者 李跃
2024-06-06 07:37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很多人不知道,以高科技为标签的深圳,也是一座流行音乐重镇;更不知道,《歌手2024》赖以大热的这种“现场直播”,如果要溯源的话,其源头可能就在深圳。

音乐竞演综艺《歌手2024》有多火?

据湖南卫视官方微博5月30日晚提供的数据,截至当晚前,《歌手2024》节目斩获收视四连冠,获单期全网热搜559个,四期全网热搜7053个,第四期节目微博双榜8个爆词,全网35个热度第一,全网传播量四期累计破900亿次。

网友组织的“歌手大战庆余年”比赛里,《歌手2024》甚至凭借在50个热搜位里占了39个而大比分获胜。

这是一档诞生于11年前的音乐综艺,彼时还叫做《我是歌手》。与诸多“综N代”一样,即便如《歌手》这样国民知晓度极高的IP也曾陷入瓶颈期。这一次,《歌手2024》再次火出圈的秘笈,不是星光璀璨的阵容,而是对返璞归真的积极呈现,也即现场直播,全开麦、不修音、一遍过。歌手一旦开嗓,就算“翻车”也要唱下去。电视、网络观众的收听效果,和节目现场观众同步。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深圳。很多人不知道,以高科技为标签的深圳,也是一座流行音乐重镇;更不知道,《歌手2024》赖以大热的这种“现场直播”,如果要溯源的话,其源头可能就在深圳。

▲2010年,草根音乐人郑福强在荔枝公园录制自己创作的新歌。当时,在不远处的蔡屋围有一个底层原创音乐爱好者们的聚集地——草根录音棚。

中国流行音乐“生于深圳,长于广州,成于北京”

2023年11月,当《歌手2024》公布了令人瞩目的嘉宾名单,社交媒体立即沸腾了起来,陈楚生、梁静茹、单依纯这些实力派歌手的名字激发了观众的无限期待——这里面的陈楚生,就是一个从深圳走出的歌手。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有没有人告诉你》,这是一首曾火遍大江南北的城市民谣,创作及演唱者陈楚生也因此一举成名。

但人们也许不知道的是,这首流行歌曲的诞生背景,与深圳有关。

2000年春节过后,少年陈楚生从海南来闯深圳。工作并不好找,一开始,他只得在一位老乡开的快餐厅落脚,不要工钱,包吃住。在餐厅上班那段时间,陈楚生什么活都干。无论是切肉、送餐还是收账。唯一的快乐是,晚上下班后,同餐厅的伙计们会围着陈楚生,让他给大伙弹琴唱歌。

两个多月后,有一天,陈楚生看到一则琴行吉他班招生的广告。回到餐厅,楚生鼓起勇气跟老板说,“阿叔,你帮我报个名吧,300块。”老板帮楚生报了名。面试时,他的琴弹得让吉他老师大吃一惊,继而找到餐厅老板,把300元还给他,还想把楚生挖过去。老板打电话询问陈楚生爸爸意见,楚生爸爸说,“可以,给谁都行!”就这样,陈楚生开启了在深圳的音乐之路,没多久便开始商业演出。

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刚从餐厅出来的楚生,曾打电话给爸爸,请他汇钱帮他买吉他。妈妈去银行给他寄钱,写错账号的一个数字。为此,楚生一天里慌慌张张地往银行跑了很多次。银行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就问他,“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急着拿钱啊?”“我没钱就没法买吉他,没吉他就没饭吃。”后来,那位女工作人员自己掏钱,借经他去买了吉他。

除了陈楚生,从济南南下的唐磊,也是在深圳通过电台和互联网推出爆红的校园民谣《丁香花》。内蒙古歌手阚立文在《中国好声音》一战成名前,在深圳有过二十多年的民谣演唱经历。中国南方第一支做民谣原创的乐队,便诞生于深圳。

说到《中国好声音》,还需要提到一个叫伍珂玥的深圳女孩。2021年10月15日晚,《2021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总决赛在杭州落幕。深圳大学学子伍珂玥一路过关斩将,经历数轮激烈PK,以《飘雪》《最爱》两首粤语歌曲打动了所有观众,夺得《2021中国好声音》全国总冠军。

22岁的伍珂玥彼时就读于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流行演唱专业,当年6月刚刚从学校毕业。在校期间她就担任深圳市流行音乐协会理事,签约火石演艺制作公司。她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歌唱比赛并获得优异的奖项,同时还陆续推出了《雕像》《甘草》《微微一笑可倾城》等普通话和粤语个人单曲。

2017年,《歌手》第五期竞演在湖南卫视播出,最终,谭晶凭借一曲全新创作的《赛里木湖的月光》再获第一,备受关注的民谣歌手赵雷动情演绎《月亮粑粑》。巧的是,谭晶和赵雷演唱这两首歌都与深圳有一定渊源。

《赛里木湖的月光》是《歌手》舞台有史以来第一次呈现新歌,节目录制前一周才开始创作。深圳年轻词作者临渡接到邀约,与谭晶一同为该曲填词。

而凭借《成都》和《理想》两首原创歌曲爆红的民谣歌手赵雷,所演唱的湖南民谣《月亮粑粑》,原唱作者钟志刚生于湖南长沙,是一名民谣歌手。上世纪90年代末,他和其他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来到深圳,只因为“离香港近”。有一天,他无意中打开了深圳电台“飞扬971”,听到了一档名叫“鹏城歌飞扬”的深圳原创音乐节目,于是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投稿自荐,没想到获得了节目组的认可。2004年他凭原创作品《簕杜鹃盛开的地方》获得深圳“年度十大金曲奖”“最佳唱作人奖”以及“鹏城歌飞扬”2014第三季度“十大金曲奖”;2005年,他凭借原创作品《为你唱不停》再登“鹏城歌飞扬”舞台,获得“年度十大金曲奖”。

也是在那时,钟志刚的《月亮粑粑》由深圳电台“飞扬971”送北京音乐台“中华民歌大擂台”节目打榜,高居榜首几周。此后,这首歌还登上央视中秋晚会。

此外,旭日阳刚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词曲作者、西单女孩演唱的歌曲《有一种爱总在身边》的曲作者均为深圳人。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中国流行音乐“生于深圳,长于广州,成于北京”。陈楚生们的故事,为这样的说法提供了注脚。

▲1986年大家乐舞台前门。

▲1994年,第七届荔枝杯青年歌手大赛在大家乐舞台举行。

2002年,深圳欢乐谷流行音乐节现场。

2010年,“金钟奖”已成为深圳流行音乐的一大标志。

2024年5月29日,第二届深圳市大学生歌手大奖赛总决赛现场。

从“大家乐”到“荔枝杯”

说到《歌手2024》的全开麦、不修音、一遍过,很多“老”深圳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在深圳风靡一时的“大家乐”。

可能许多80后、90后、00后对“大家乐”有些陌生,但对于最早一批来深建设者而言,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不久,青年人纷纷涌进,但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匮乏,娱乐方式极为沉寂单调。1986年6月,深圳市政府从极其紧张的财政经费中拨出1万元,在靠近荔枝公园一角的一片桉树林前,用砖头、水泥砌筑了一个简陋的露天舞台,购置了一架电子琴和一台普通音响, “大家乐”就这样建成了。影片《特区打工妹》最后一个精彩片段,就是以深圳大家乐舞台为取景点。

据时任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回忆,当年“大家乐”算是“误打误撞”地摸索到“自荐表演”这种模式的。舞台建成后,第一场演出原计划定在7月8日,由各基层团委组织演出队伍来表演。可是到了当天晚上,表演队伍却因故没能到达。

为了救场,云蔚成灵机一动,让主持人写了“自荐表演报名处”标语贴出去,当场接受报名、登台表演。云蔚成还带头第一个上去唱了一曲,结果许多年轻人争相报名,踊跃登台一展歌喉,演出效果出奇地好。

第一晚自荐表演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总结出经验,将这个舞台定位为“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自乐”的公众文化娱乐广场。没有权威,不讲套话,各路达人都可以尽情表演,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也使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也因此,这种演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大家乐”,并流传开来。

可以说,后来风靡全国的超女、快男的海选方式,如果要寻根问祖的话,应该前来拜谒深圳的大家乐舞台。

大家乐火了,开始是一星期一次,但要求表演的人太多了,又改为一个星期三次,还是不行,又改为一个星期七次,到最后七次都不够,只好在周末增加了白天场!为了限制上台人数,也由最开始不收钱到唱一首歌五毛钱,到后来慢慢的一块钱,再到五块钱……每到演出日夜色降临,露天舞台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连舞台后面的小山坡上也站满了人,还有人没有位置,挤不进来看演出,干脆爬到树上去看。

这样的盛况,这种空气中飘荡的青春荷尔蒙气息,很容易将人拉回到那个属于深圳的激情四溢的时代。那种奔放,那种无拘无束,那种草根,正是早期深圳文化的鲜明特征。而这,也恰是流行音乐的特征之一。

深圳,是一座天生具有流行音乐气质的城市。事实上,深圳很多知名音乐人在成名前,都登过大家乐舞台,如陈明、戴军、刘冲等。作为中国著名摇滚歌手,刘冲曾经动情地说过,没有大家乐,就没有深南大道乐队——该乐队是中国新生代最具实力的创作型乐队,也是首支签约香港的内地流行摇滚乐队。

从1987年开始,由大家乐舞台催生的“荔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 至今已经持续举办了25届。作为深圳举办时间最长,届数最多的青年歌唱赛事, “荔枝杯”青年歌手大赛自举办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4万多名青年的热情参与,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歌手,一大批出众的词曲作家,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原创作品,从这个舞台走向了世界。后来盛行国内的超级女生、快乐男声的主持人大赛方法,也发源于此。

2012年1月“大家乐”被拆除重建。2014年,在“大家乐”旧址建起的深圳青年宫,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深圳青年活动基地。

2000年春节过后,陈楚生就从海南来闯深圳。

▲2009年,阚立文在深圳金钟奖大赛30进10现场。

深圳大学学子伍珂玥夺得《2021中国好声音》全国总冠军。

深中毕业的他,唱响杭州亚运

《歌手2024》的另一个亮点,是新生代青年歌手开始崛起。节目首发阵容中年龄最小的摩洛哥裔00后创作型女歌手Faouzia凡希亚,以一曲深情的《Desert Rose》蝉联冠军宝座。精湛的音乐演绎和强大的舞台掌控力,让她的歌声直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来自深圳的新生代青年歌手,也逐渐开始崛起。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四个小伙演唱了主题曲《同爱同在》,迅速冲上热搜第一。他们都是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年纪最大的不过23岁。

其中一个叫蔡彦培的阳光男孩来自深圳。

蔡彦培从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展现出了艺术天分,中学期间曾获得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亚军。后来考进强手如林的深圳中学,而且还进入竞赛班,可见其学业实力非同一般,是一枚妥妥的学霸。机缘巧合,热爱艺术的他,最终决定转为艺术生,之后考取浙江音乐学院,专业学习流行演唱。

提及在深圳中学的校园生活,蔡彦培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音乐社团和好朋友们一起唱歌的日子。他说,当时和社团成员们常常一起参加演出、一起参加十大歌手表演,结识了不少要好的伙伴。

流行音乐,是深圳校园文化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2023年9月3日,首届深圳市大学生歌手大奖赛总决赛在深圳开启,共吸引了全市1000余名青年大学生报名参赛。作为深圳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大学生歌手大奖赛,来自16所高校战队的22组选手打造了一场全新的沉浸式视觉听觉感官盛宴。

就在前几天,也即2024年5月29日,第二届深圳市大学生歌手大奖赛总决赛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市各高校的1300名选手通过多轮选拔,22名选手成功入围总决赛,带来精彩的歌唱展演。

总决赛以酷炫的AI视频与16所高校战队亮相仪式惊艳开场, 22名选手以饱满的热情歌唱青春,有华语流行,也有经典粤语,既有传统民谣,又有激情摇滚,百变多样的曲风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出色的演唱实力。经过小组PK和个人独唱两轮的激烈角逐后,最终,来自深圳大学的陈柳妃荣获冠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张智凡荣获亚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蓝荣熙荣获季军。活动还评选了十佳歌手奖、优秀歌手奖等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有了自己的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即深圳音乐学院(筹),是深圳重点建设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也是深圳市“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的重要文化工程。2021年8月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揭牌成立,此前已宣布聘任世界知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小钢教授为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媒体最新报道,该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力争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不仅将建成深圳首座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音乐艺术高等院校,还将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世纪精品、百年工程。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