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武大靖获聘大学教授合理,但高校应多向公众解释

晶报记者 伍岭
2024-05-30 07:38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说武大靖学历不够,一是对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还不够了解,二是对运动员身份有些固化的观念。武大靖获聘大学教授不仅合理,还有诸多积极意义,只是每当有文体名人进入学界后的争议,则需要大学出面向公众多加解释,这既是展现一次透明的人才选聘过程,也能快速地打消外界疑虑。

不久前,吉林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第4次教学与科研专项工作小组拟引进人员公示。其中,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拟被聘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定为匡亚明领军教授A岗(匡亚明为吉林大学老校长)。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和争议,有人认为武大靖学历不够,也没有学术研究成果,不应该直接聘为教授。

有这样的争议很正常,只是显得有些武断,说武大靖学历不够,一是对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还不够了解,二是对运动员身份有些固化的观念。

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5月27日,武大靖回应质疑时表示,自己的应聘从资历各方面都是完全够格的,只是外界不太了解自己的相关资质,以及吉大教授招聘的相关细节。他出示了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证书上落款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

武大靖说,“我是完成了北京冬奥会的参赛任务后,于2022年夏天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了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硕士论文答辩。今年,我还打算继续‘冲’博士,目前已经申报了一所学校,但是还没收到最终的录取结果,因此暂时还不便透露。”至于在吉大的教授类型,武大靖说自己倾向于教研型(中国高校中,教授普遍分为教学型、教研型和研究型教授三类)。

澎湃新闻指出,现实中,不少人并不清楚大学教授的具体聘任要求和流程。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大学老师需要在具备博士学历的基础上,经过讲师、副教授等职称的“历练”,才有可能获聘教授。但是,这并非成为教授的唯一路径。对于一些特殊人才而言,直接成为教授并非没有可能。据相关资料,依据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参考标准,在国际性公认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取得最高成绩的文体领域人才,可以成为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的A类人才。加上武大靖具有国家级教练职称,这就具备了获聘吉林大学教授的基本条件。

记得早在2018年,知名田径运动员苏炳添被聘任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时,也一度引发争议,但苏炳添用自己发表的研究短跑论文打消了一些心存疑虑者的顾虑。武大靖不仅是连续两届冬奥夺金的中国男子第一人,还是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兼教练员,在实战与理论中,相信武大靖都有过硬的能力。正如中青网的评论称,学界和业界的相互交融与补充,是一个学科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要素。

这样的融合是相当重要的,高校本身不能局限于高墙之内,武大靖的加入就是实战经验和技术知识的融合,他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项运动,而不仅仅存在于理论中。再加上武大靖奥运冠军的光环,会在学生与学术圈中形成偶像人设,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能够传递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激励学生追求卓越与展现活力。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一种面貌。

武大靖获聘大学教授不仅合理,还有诸多积极意义,只是每当有文体名人进入学界后的争议,则需要大学出面向公众多加解释,这既是展现一次透明的人才选聘过程,也能快速地打消外界疑虑。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伍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