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看仙湖植物园“玩转”垃圾分类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古凤 文/图
2024-05-26 09: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放对了地方的它们,在肥沃的土地上“开出了花”,在植物园里“焕然新生”“熠熠生辉”。

5月22日,“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活动期间,仙湖植物园将开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分类循环利用体验活动。

“林废弃、焕新生”

园林绿化废弃物景观应用展示创新亮相

5月22日-28日,在仙湖植物园湖区大草坪广场、苏铁路沿线等关键节点,园林绿化废弃物景观应用展示将亮相。

主展点——仙湖植物园湖区大草坪广场为本次展示的主展点,布置了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材料来源的展示装置,以及以“自然共生”为主题的生境花园。

“园林废弃物”化作春泥来护花

园林废弃物装置展示了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作流程,揭示了园林绿化垃圾减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有效缓解垃圾收容处理压力,并为家庭绿化、城市绿化提供各种无害化基质、肥料,实现植物的落叶归根、变废为宝。

“自然共生”山水间的花园

“自然共生”生境花园以植物园日常收集的园林废弃物,以及2024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回收的植物和园艺小品等可循环利用材料,配置植物园特色保种植物,将闲置绿地更新改造为角落里的“自然保护地”,为昆虫和小动物提供庇护所,营造出一个个“零废弃”的南亚热带林下生境花园。

此外,仙湖植物园还在主园路沿线精心打造了6个园林废弃物应用展示节点。或以枯枝枯木点缀形成附生景观,或制作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将生活垃圾变为花艺容器,或搭配植物营造成创意小品……

来植物园里沿途找“垃圾”吧,看看你是否都能把它们找出来?

“趣学习、绘分类”

垃圾减量分类科普及体验活动轮番登场

5月22日-28日,将垃圾分类成果展示、垃圾分类知识科普互动游戏、垃圾分类打卡、手工绘画和仙湖欢乐跑等活动。

活动期间,承办方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面向公众设置了系列垃圾减量分类科普及体验公众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垃圾分类成果展示区

展示了各行业全链条流程,让市民直观了解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资源再利用全过程,深化“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观念。

垃圾分类知识科普互动游戏区

设置了垃圾分类飞行棋、套圈、投宝入桶、链与环游戏等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游戏,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的引导公众深化垃圾分类知识和理念。

垃圾分类打卡区

设在仙湖植物园大门至湖区大草坪沿线节点,选取多个主题相关的节点设立了打卡点、科普牌,引导公众拍照打卡发圈,共同倡导低碳生活新时尚

手工绘画区

利用园林废弃植物经过切割打磨后作为画板,公众可自由发挥,创意涂鸦,使园林废弃物焕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让公众亲身体验变废为宝的精彩历程。

仙湖欢乐跑

以志愿者“乐跑+乐学”的方式倡导市民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抵制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

本次活动分为“宣传周”和“志愿百日行”两部分,时长共100天。“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22-28日,“志愿百日行”活动时间于5月28日正式启动活动结束后,“自然共生”主题生境花园将作为园林废弃物利用示范花园长期保留,欢迎市民游客参与互动和打卡。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古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