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图为当日下午,广东展团里的展示装置已基本调试完毕,静候开馆。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今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正式启幕,展览规模、展商数量和海外参展商、采购商数量均创历届之最。
文明如潮,浩荡弦歌。二十年间,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响起的城市出发,文博会已发展成为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第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以文聚力。植根于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热土,扎根于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博会,不断发展壮大、开花结果。随着第二十届文博会拉开帷幕,必将有更缤纷多元的文化新业态涌现出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繁荣贡献广东的智慧与力量。
扎根特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作为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肩负着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开路探路的使命。办好文博会,深圳持之以恒、尽锐出战,一个人气旺、产销旺、国际范的文博盛会应运而生。
2003年,深圳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2004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文博会由此启航。
彼时,“拼文化”是城市间竞争的主战场之一。以文兴城的深圳,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在筹备期间,文博会一年内3次“升格”,由深圳市主办到广东省主办、再到国家主办,并首次入选“全国十大文化事件”,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展会。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文博会,如同一支画笔,在这张白纸上描画出了繁花满城的文化图景;也如同一颗种子,扎根这片改革热土,带着创新基因,成长为文化发展的“特区样本”。
“一次文博会,‘神游’全中国。”在中宣部和各主办部委的大力协调发动下,至第二十届文博会已连续15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连续11年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
二十年来,文博会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2008年首次设立国际文化馆、2010年首次实现全国所有省市区参展、2015年首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2021年首次在线上线下同步举办、2023年与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首次“双星并耀”……20个“首次”见证历届文博会的突破。
影响力“开枝散叶”,分会场“花开全城”。从首届文博会的仅设有大芬油画村一个分会场,到如今的52个分会场遍布全市、各类活动达400项,深圳全城共奏文化交响。
二十年来,文博会不断释放交易促进、产业招引、促进消费的动能,平台展示交易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助推能力再上层楼。
从最初的单一展览到如今涵盖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综合展示,在经济特区生长起来的文博会,不断拓宽文化边界,为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创造力写下生动注脚。
经济大省跑出文化产业“加速度”
二十载春华秋实。文博会走过20年历程,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也跑出“加速度”,规模总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的地位赋予广东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借助文博会这一巨大引擎,广东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
文博会是观瞻文化最新趋势的“瞭望台”、海内外博览文化万象的“万花筒”,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十三五”期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成为全省支柱产业。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0%,在全国占比超过1/6。
文博会见证着文化产业“粤军”飞速崛起的脚步。广东持续实施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线上演播等“文化+”新业态做优做强,文化制造业也在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3年全省文化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约1.05万亿元,全国占比超过1/4。
新征程上,广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制造“小巨人”“独角兽”,也在文博会迎来“高光时刻”。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以华为鸿蒙文娱系统为代表的5G和人工智能应用,以腾讯为代表的数字引擎和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以励丰文化为代表的3D可视化交互技术等数字文化专区……彰显广东科技力量助推岭南文化“双创”的无限可能。
在本届文博会广东综合展区,广东8个代表性大模型将携手登场。“文化制造”变“文化智造”,“文化+科技”迭代到“文化×科技”——中国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借由文博会,生动地折射成一道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交易“活水”汇入全球文化市场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博会从创立之初,就肩负着“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国家使命。
“文博会后,订单就像雪片一样源源不断地飞向大芬。”时任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名誉会长的周峰回忆。河南开封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文博会,没想到一举解决5800万元“万岁山·大宋武侠城”项目启动资金问题;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精品舞剧《风中少林》,通过文博会与国外数十家演艺机构商谈和签订了演出意向和合约。
坚持市场运作引来交易“活水”。二十年来,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2.8万亿元,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200万种,交易展示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借助文博会,广东文化科技企业驶入“出海”快车道。目前,广东已形成较完备的文化产品出口体系,出口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共建“方特卡通动漫园”项目,酷狗音乐面向印尼、越南等开启数字版权出海业务,三七互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华策影视15万多小时的视听内容行销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文博会首次启用自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文博购”,提升展会现场自提、快递发货的购物体验;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让更多中国文化产品搭乘文博会这一艘“文化巨轮”扬帆远航。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神舟21号成功升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