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不久前,东莞市发布“莞邑名贤传承计划”,并推出首批3条“邀山·约水·阅人”——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其中,莞籍“坪石先生”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桥头段)为:桥头镇邓屋邓氏宗祠——“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邓屋村村史馆——荷花文旅产业园。
桥头镇邓屋村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出现“一门五杰”(即农业教育家、土壤学家邓植仪,爱国企业家邓盛仪,化学工程专家邓鸿仪,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先驱、“两弹一星”功臣邓锡铭,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被誉为“院士村”。
近年来,桥头镇、邓屋村充分活化利用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内涵,建成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发挥名人资源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第一站:邓氏宗祠
邓屋古村落已有700余年历史,村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北门、南门、祠堂、文庙,以及麻石古道150米,古井4口,清代民居200余间。立于东门塘前的邓氏宗祠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
邓氏宗祠为穿斗拍梁式结构,空间高大通敞,梁架、照壁、柱头、檐板、斗拱等部位精雕细刻,使迎面可见的部位具有美感,呈现了古建筑富丽高贵的格调。现存的古民居大部分墙体为青砖砌筑,屋顶为板瓦覆盖,红石门框,木梁架构,廊柱支撑。封檐为雕花木板,雕工细腻,意蕴深刻。
门头上端配有吉祥喜庆的各类壁画,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励志箴言……采用矿物原料绘制的壁画,经风沐雨,历久弥新。画作造型精美,惟妙惟肖。从细微处可观察到清代岭南建筑的工艺水准,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传承历史,续接未来的功能。
第二站: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
“邓氏”宗族名人辈出,尤其是以“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为代表。“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于2022年正式开馆。
陈列馆展览整体上以时间为主线,采用通史叙事的方式,展示邓植仪、邓盛仪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发挥祖居的现实教育作用。将展览分为“中国现代农业教育的开拓者——邓植仪”“实业救国念故土——邓盛仪”两大展区进行展示。
陈列馆每个展区由四个单元组成,同时设置邓氏家族独立展项,体现邓植仪、邓盛仪与家乡、家族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多媒体互动查询装置、动画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展览主题,如《抗战烽火续弦歌》动画、邓植仪和邓盛仪个人专题片、土壤知识科普小游戏等多媒体交互式展示项 。另外,利用建筑修缮后的公共空间,打造家风广场,以“坪石先生”为主题结合岭南建筑风格设计户外主题墙,提高空间视觉亮点,营造“坪石先生”文化氛围感。
第三站:邓屋村史馆
邓屋村史馆分为2个展厅,共8个部分,通过实物展览、历史资料、图片、图表、文字说明的多种表现形式,展览内容包括农田建设的生产工具、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帽、改革前后邓屋村照片对比及邓屋村“一门五杰”等名人简介事迹,共展出实物和图片300余件(张),记载邓屋村立村以来的政治大事、民风民俗、人文发展等等,特别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让村民重温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四站:荷花文旅产业园
荷花文旅产业园位于桥头镇石马河西岸,莞番高速贯通其中,并设有出入口,是桥头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生态园区的重要载体。
荷花文旅产业园七彩花田常年种植时令色彩花卉和常绿花卉,配合举办新春赏花行和荷花节,除了油菜花,还根据夏、冬季不同的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时令花卉。新春期间举办洛阳牡丹赏花季,展出上万盆名贵牡丹花。园区内种植了油菜花、野花组合(格桑花+百日草)、五彩金鱼草、冰岛虞美人、大花飞燕草、一串红、一串蓝、蓝花鼠尾草、大花玫瑰、大树玫瑰、桃花、常绿紫薇、簕杜鹃、四季红山茶、蓝花藤、蓝雪花、丹麦木槿等多种时令花卉,真正的春暖花开,百花争艳。
此外,园区还有荷趣露营基地、游船、亲子采摘等项目,让群众在赏花之余,享受“花”样文化与休闲娱乐体验,感受桥头生态环境、文化发展的多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