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龙凤区 锚定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李民峰 刘楠
2024-05-16 07:36
摘要

大庆市龙凤区 锚定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庆市龙凤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大庆加快建设“三个城市”(世界著名的资源转型创新城市、中国新兴的数实深度融合城市和全省领先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战略定位,强化科技创新引擎作用,发挥产业园区集聚功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着力在巩固主导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上攻坚克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出一条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发展新路子。今年一季度,大庆市龙凤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发展势头强劲。

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坚持工业立区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立足区位优势,制定《龙凤区“1234”现代化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龙凤区谋划储备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8个,今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1.8亿元。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

拓展巩固“绿色化工”主导产业。紧紧抓住石油石化大企业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转型升级发展机遇,依托中石油大庆石化的地缘、原料、技术、人才和配套等优势,在发展聚丙烯、聚乙烯、苯乙烯等大宗原料化工产品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产业延伸、产能利用多角度出发,定位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发展理念,着力发展下游精细化学品,开辟“油头化尾”全产业链闭合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以三聚能源、海鼎新材料、汉光实业、五龙实业、塑龙石化为代表的化工原料产业集群,以石化机械厂、安惟特科技等为代表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中油寰球大庆石化工程公司、大庆石化检测开发公司等为代表的石化服务产业集群,以大庆润滑油分公司、加通润滑油公司等为代表的润滑油产业集群,“油头化尾”关联企业中“四上”企业63家,石化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大庆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做优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支柱产业。支持华禹石油机械、隆锋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深耕细作石油石化专业领域,通过研发创新、数智转型、整合要素等方式进一步实现扩产、增效、提能,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石化机械厂实现产值6288万元、同比增长16.3%,华禹石油机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0.5%。依托龙凤区和大庆石化公司打造的合作混改平台企业,顺应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引进培育新材料产业。大庆石化研究中心聚烯烃弹性体(POE)试验装置建设项目实现装置中交,万吨级中高黏度茂金属聚α-烯烃、3万吨年连续法聚丁烯-1、千吨级4-甲基-1-戊烯单体和聚4-甲基-1-戊烯、全系列α-烯烃生产技术等项目的工艺包开发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开发成功后,将着力推动3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项目转化落地。

大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优势产业。围绕大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要求,龙凤区规划用地面积390公顷,高标准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区,加快资源化利用类企业合理布局,逐渐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接面成群的发展局面,不断提升城市废旧物资高值化循环利用水平。园区已入驻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处置、医废处置、污泥处置、污油泥无害化处置、灰渣综合利用等静脉类企业16个。已形成以大庆城控电力垃圾焚烧发电、宇合厨余处置为生活性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产业链,以鑫垠环保、鸿峰源污油泥处置为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链,以大庆蓝硕建材、鸿庆环保为城市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链的发展态势,2023年园区实现产值2.3亿元。年初以来,龙凤区充分发挥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再生的功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扩大转移,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嫁接融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聚合效应,吸引更多环保科技型企业落地,成功引进炉渣综合利用、30万吨危废综合利用等6个重点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4亿元。

迈亚微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农业提质增效平台”。

大力发展“数字智能”新兴产业。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成立专班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攻坚推进重点任务项目,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高标准打造龙凤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优化数字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入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1家,其中进规入统企业6家,2023年,共实现营业额1.2亿元。黑龙江省亿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龙江票务通SAAS”平台通过2023年度“具有标杆示范作用平台”认定,迈亚微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农业提质增效平台”项目获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三等奖。大力支持企业数智化转型发展,示范推广数字车间和数字工厂,培育打造数字化标杆企业,助推翠柳公司和海鼎公司合作实施生产运行管理MES项目和ERP项目。开展“龙凤区数字化新生产力”系列沙龙活动,推介钉钉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成本。

聚焦跨越发展 创新配置优化资源要素

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主动融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庆片区、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制定出台《龙凤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创新平台、研发新产品、数智化改造、绿色可持续发展。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校地交流和政产学用研深度融合,与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与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合作,加速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高附加值特色化学品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等创新高地,建设国内一流创新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52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6户。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

强化园区承载功能。龙凤经济开发区形成以光明、万宝、萨东三个区块及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为主的“一园两区一中心”空间布局,成为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和数字智能、特色食品等新型产业的重要载体。累计投资4.2亿元,一体推进园区布局、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8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入驻企业105户。年初以来,龙凤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主攻手”“主引擎”作用,大力推进大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标准化园区和创新综合体,加快推动大庆红宝石总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黑龙江鑫科绿色包装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今年一季度,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69.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4.8%。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开展图谱招商、专班招商、地企联动招商,全面梳理关联产业企业,成立绿色化工、新材料等15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年初以来,区领导带队外出招商9次,对接北京海望氢能科技、山东道恩集团等企业43家,签约项目8个,投资总额8.35亿元,其中开工项目4个、运营投产项目2个。对接在谈线索项目39个、拟投资总额199.3亿元,意向签约项目12个、拟投资总额44.6亿元。

大庆龙凤湿地大桥。

营造优质发展环境。聚焦龙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整合企业开办窗口设置,登记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实现企业开办“零跑动”“零费用”。以便民利业为导向,实行审批代办、驻场服务制度。推进“承诺即开工”,对高端聚烯烃弹性体试验装置等3个项目实行承诺制,通过挂图督战、倒排工期、并轨审批,促进项目“四点三段”(用地规划、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开工建设)压茬推进,为项目建设、企业成长提供最大便利。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23名区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52个、重点企业175个,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上门服务访企业、问需求,现场办公解难题、破瓶颈。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专班,为轩隆化工、再创科技等15家企业解决基础配套、项目用地等问题87个。累计投入1.02亿元,兑现扶持资金,实施重点项目管廊、排污、供电等配套工程项目,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平稳运行。

创新才有出路,实干赢得未来。龙凤区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任务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具有龙凤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片均由大庆市龙凤区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李民峰 刘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