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楚有何深意?暨南大学哲学学科负责人高华平做客龙岗大讲堂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2024-05-13 13: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12日,一场关于儒家文化的思想盛宴在龙岗大讲堂精彩上演。

5月12日,一场关于儒家文化的思想盛宴在“龙岗大讲堂”精彩上演。暨南大学哲学学科负责人高华平教授莅临现场,以“孔子与楚国”为主题,为广大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

高华平教授不仅是暨南大学的杰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学会暨老子学会理事等职务。他的到来,无疑为“龙岗大讲堂”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学术底蕴和文化气息。当天,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到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孔子周游列国时与楚国的文化交融,以及这一经历对孔子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讲座伊始,高华平教授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孔子虽不一定踏上过楚国的本土,但孔子与楚国的大臣叶公、白公及‘隐者’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交往,故‘孔子游楚’说是可以成立的。”这一观点立刻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期待着高教授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解析。

接着,高教授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体系。他通过梳理孔子的年历,展现了孔子一生的坎坷与辉煌;同时,他还对孔子的“仁学”思想、哲学形而上学思想以及儒家学派的创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讲座最后,高华平教授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孔子与楚国文化交融的独到见解。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掌声不断响起。

“龙岗大讲堂”作为龙岗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龙岗区市民的文化素养。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