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湖南省汝城县—中山大学校史资料
实物捐赠仪式”
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举行
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
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
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及
中大汝城籍师生代表等出席仪式
仪式由百年校庆办公室主任罗晶主持
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
汝城县向中大捐赠民国时期中大
与湖南相关的档案复印件1596页(共四盒)
以及全面抗战时期汝城县“殿华游艺团”幕布一块
捐赠仪式现场。
湖南省汝城县
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
1934年11月
红军过境汝城时
三名女红军借宿于徐解秀老人家
临走时
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
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这个温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抗日战争期间
中山大学也在汝城留下了
一段美丽的办学印记
并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办学档案和物件
汝城捐赠的珍贵校史资料实物。
中大与汝城
战火中解下的不解之缘
全面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和其他许多高校一样,走上了内迁的道路。可能很多人知晓中大曾迁到云南澄江、粤北、粤东、湖南宜章,但鲜为人知的是,学校还一度在湘南汝城办学。早在2010年7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立彬、何文平带领21名学生到华塘考察中大办学史。2021年11月,历史学系曹天忠、李欣荣两位教授带领“田野中大”校史研究团队赴汝城考察全面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及中华文化学院办学旧址,逐渐揭开了中大和汝城的这段往事。今年4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中山大学校史研究专家曹天忠教授及历史学系硕博士研究生组成考察团队,又一次赴湖南汝城进行田野考察、文献搜集与口述访谈。
曹天忠、柯伟明教授率考察团队到汝城县泉水镇华塘村调研并座谈。
1942年,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康在粤北坪石创办私立中华文化学院,并奉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与中大合作办学,两校在师资、图书、设备等方面存在紧密、深度的合作。1945年1月,粤北沦陷,中大再次迁移,在梅州、仁化、连县分散办学。为加强与军政机关联络、筹措接济及接受校本部汇款,中大仁化分教处在汝城设有通讯处,由金祖勋(兼任中华文化学院专科部主任)负责。留在仁化的中大文学院、中华文化学院部分师生在朱子范教授带领下迁汝城殿华(今汝城县泉水镇华塘村)继续办学;中大医学院师生七十余人则在第九战区卫生处帮助下,在汝城参加医务工作,继续学业。
据曹天忠教授介绍,中大迁入当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汝城相对安全,对外联系较方便”。汝城位于粤、湘、赣三省边界,四面环山,日军机械化部队难以进入。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长沙、衡阳沦陷,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退驻汝城。汝城是宰相故里,理学名城,中国古祠堂之乡,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在殿华人宋建勋的牵线下,中大文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迁殿华,借殿华养蒙学校、石塘义昌学校办学。办学期间,学校得到政府、社会、民众的热情帮助,教学秩序逐渐恢复。同时,文化学院为回馈地方,不仅招收当地学生,还根据当地学生的文化程度,开设附属中学;中大曾提议与文化学院合办汝城附中分教处。抗战胜利后,两校迁回广州。
考察团队参观中大办学旧址(宋氏家庙)。
档案中珍藏的
中大在汝城的办学记忆
中大和中华文化学院在汝城办学,留下了不少重要的文字资料。百年校庆之际,汝城县向中大捐赠民国时期中大与湖南相关档案复印件1596页,为中大百年校史研究与校史展陈提供重要史料,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山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山大学在湖南办学材料。
这批档案复印件是湖南省档案馆和汝城县档案馆藏民国时期中大与湖南相关档案及中华文化学院在汝城办学档案,包括学校与政府往来公文、各类中大湘籍同学录、毕业同学录、校报校刊等珍贵档案史料,如湖南省档案馆藏《国立中山大学留湘校友同学录》等。
汝城县捐赠档案(复印件)。
考察团在汝城县档案馆查找资料。
一块幕布讲述
中大与汝城的难忘篇章
中山大学文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在殿华办学期间,积极开展抗日活动,与当地人士共同致力于抗战宣传,在当地张贴宣传标语,传唱抗日歌曲,表演抗战戏剧,宣讲抗战形势,鼓舞群众士气,坚定抗日信念。殿华游艺团也将抗日宣传视为自己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它留下的幕布成为战时殿华民众宣传抗日的重要历史见证。
2021年11月,历史学系考察团参加汝城殿华调研座谈会,横幅下面为写有“殿华逰艺团”字样的幕布。
幕布用蓝色土布制成,长10米、宽6米,用白线缝在有“殿华游艺团1943.3.3.置”字样。如今汝城县将“殿华游艺团”的幕布捐赠给中大,丰富了中大校史资料实物,也是希望将那份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传承下去。
殿华游艺团幕布。
近代教育史专家曹天忠教授表示:
汝城有着丰富且珍贵的古代、近代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近代历史资源对全面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范围的扩大,从广东扩展到湖南以及中山大学有关的校史的书写,以及对汝城地区的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应在加强文献研究与文物保护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掘抗战时期高校迁徙办学旧址,以此铭记历史,启迪未来。
中大与汝城的这段往事
不仅是一段历史
也是一份荣光
更是一种力量
那一份在战火岁月中
不惧危难、赓续学脉、艰苦奋斗的精神
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谢湜副校长表示:
此次汝城捐赠的中大校史资料实物,将进一步充实中大校史展陈与校史资料汇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山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展现中山大学与湖南,尤其是与汝城的深厚情谊和血脉联系,讲好中山大学与汝城的老故事,共同书写未来发展新篇章。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