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文博会二十届:从“文化大事”到“文化大IP”
晶报记者 李岷/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05-08 07:23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时光荏苒,二十年一晃而过。当我们站在2024年5月回首20年前的那个秋天,记忆中,是一个凉爽的金秋——2004年11月18日至22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高交会馆隆重举办。

创办仅仅一年,文博会就经历了3次“升格”,由深圳市到广东省、再到国家主办,文博会第一次入选“中国文化十件大事”,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展会。

2024年,文博会来到第二十届。5月23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文博会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履行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

20年,展览总面积翻两番

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高交会馆正式开幕。当天,五颜六色的彩纸在开幕仪式上热烈缤纷,绽放在空中。当年的展会,展览总面积43130平方米,设置了7个论坛,共有7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来自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企业,展会期间共吸引47.7万人参观。

这届文博会还有一项重要创新,就是在主会场之外,建立了大芬油画村分会场,形成主、分会场相结合的展会新模式。在大芬油画村分会场举行的书画精品拍卖会上,为提升拍卖作品的艺术价值,主办方一方面邀请了杨善深、饶宗颐、李行简等一批名家的作品参加拍卖,如著名国画大师宋玉麟的《江南春晓》、米春茂的《小狗》等;另一方面,拍卖会还重点推出了大芬油画村30多名实力派画家的力作。


▲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隆重开幕,外国友人热情参与。

二十年过去,乘着网络时代的东风,今年第二十届文博会将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线下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线下设8大展馆,参展国家和地区60个,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国际展区面积2万平方米,海外采购商人数3万名。

而云上文博会平台则将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加大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数智文博会”。

“交易”让文博会内涵发生质的变化

通过数字的变化,可以很直观感受到文博会在不断拾级而上,变大变强。2006年5月18日,第二届文博会开幕。与首届相比,第二届文博会在名称上增加了“交易”两个字【全称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这两个字,使文博会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届文博会的展览面积从首届的4.3万平方米一跃至10.5万平方米,引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参加,现场签约金额突破200亿元,顺利实现文博会从展示向交易功能的转换,全面搭建起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在全球展会版图上初露头角。

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9日,UFI(国际展览联盟)在北京举行的第73届年会上,国际展览联盟主席汤姆·拜尔宣布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为UFI认证展会,其承办单位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成为UFI会员。文博会仅举办两届就获得UFI认可,说明其规模、质量、国际影响及品牌建设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将交易功能作为文博会的核心,这个主旨也一直延续了下来。今年的第二十届文博会计划策划系列文化产品订货会和100场以上新品发布会,力促文化产品交易,打造高端文化消费品发布和交易平台。

而在国际化方面,今年的文博会也早已做足准备。设立2万平方米的国际文化贸易展区,重点展示和交易影视、网络视听及游戏、演艺、文化消费终端及装备、图书、文创、文具等文化贸易产品。其次,通过与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推动“买全球”“卖全球”。最后还将举办系列国际交流活动,配套举办文化贸易合作洽谈、文化项目路演、签约等活动。


▲第十一届文博会现场。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

文博会之所以选择了深圳,与这座城市具有强大包容和吸纳能力不无关系,它是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之城。在这座城市里,总会诞生无数的第一次,它们代表了年轻、高效、务实、绿色,这些姿态也是深圳的一种文化自觉。

20年前的首届文博会上,开幕式不搞剪彩仪式,整个过程不超过20分钟。而在此之前的文博会组委会上,10分钟通过了三项议程,并且省去了常规的鼓掌通过方式。如此流程被盛赞极富深圳特色,干净利落而高效。

到了2013年第九届文博会,更是以简约、大方、庄重为原则,不再举办大型开幕式,只举办简单的开馆仪式,主展馆不铺红地毯、不摆鲜花。展场入口门楼、展商名录、指引牌、售票处等都摈弃了泡沫、亚克力以及一次性劣质木板等,而是采用了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的铝材、不锈钢以及优质木板等。“这些材料在展出之后均可拆卸下来重复使用,避免了一次性的浪费现象”,展场入口布展承包商表示。

除了高效、环保的深圳品质,创意、创新+科技也是深圳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特点。2019年的第十五届文博会启动的同时,官方小程序“文博会+”正式上线,依托文博会15年来累积的庞大客户数据,为全国优秀品牌文化企业及客户提供专业的线上展示交易B2B2C平台,为优秀文化企业提供高端的对外贸易与投资信息交流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的可信赖的文化产品采购平台。


▲第十八届文博会南通馆内的木偶表演。


▲2016年文博会上的艺术品拍卖会。


▲第十届文博会现场的创意产品。


▲第十五届文博会采购洽谈区,买卖双方热情互动。

今年第二十届文博会,将更加强化线上交易功能,探索“展会+直播+电商”新模式,深化与头部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做强线上平台交易和网红直播带货,创新举办“文博会礼物”甄选大赛活动,推介“文博会网红产品”“文博会时尚品牌”。

一座城市的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第五届文博会的主论坛之一,不少专家在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认为,越是在发展出现困难的时候,人们越需要文化来提振精神、抚慰心灵,越是在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及服务越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2018年5月,第十四届文博会上,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发布,深圳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深圳企业榜上有名。


▲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现场,外国友人逛展。


▲2007年5月,文博会广西展团场景。

2023年6月7日,第十九届文博会大幕开启,与此同时,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精彩绽放,两场国家级重磅文化活动在深圳“相映生辉”。 文博会上,人潮涌动,共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4000余个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交易,总成交额1724亿元,“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地位得到巩固提升;高峰论坛思想激荡,主论坛和八个分论坛名家云集,聚最强大脑、发文化强音,在交流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分享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超11亿受众通过互联网享受思想盛宴。

优秀的事物从来都是彼此作用,互为影响。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举办增加了文博会促交流的功能价值,在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成就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智慧观点不断交锋,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今年第二十届文博会,将自觉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为推动文化产业和会展业加快复苏、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新贡献,继续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20年,20个“第一”

2004年 | 文博会正式诞生,并扎根落户深圳,第一次入选“中国文化十件大事”。

2006年 | 2005年,成立文博会公司,专业运营一年一届的文博会;2006年,第一次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之一。

2007年 | 形成了“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精品化、规范化”的“五化”办展方针,参会人数第一次破百万。

2008年 |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次组团参展。

2009年 | 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台湾展团第一次参展。

2010年 |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首次全部参展。

2011年 | 第一次提出“1+N”的办展模式,从文博会平台逐步衍生出艺术深圳、中国(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等文化类展会。

2012年 | 第一次在澳门举办“文博会精品展”。

2013年 | 展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参展商数量第一次突破2000家。

2014年 | 突出交易实效,交易额第一次突破2000亿元。

2015年 | 第一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

2016年 | 文博会第一次被列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成为“十三五”时期深圳文化创新的重点项目。

2017年 | 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受邀海外采购商第一次突破20000人。

2018年 | 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次正式成为文博会的主办单位。

2019年 | 第一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馆”。

2020年 | 受疫情影响,第一次举办“云上文博会”,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2021年 | 正式迁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一次启动线下与线上互动结合的办展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现代化服务体系、运营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展会规模、办展模式、品牌质量全面升级,充分展现“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

2022年 | 文博会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同年,国家版权局第一次列入文博会主办单位,文博会国家级地位进一步深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年 | 文博会与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第一次同期举办,双星闪耀,影响力空前。

2024年 | 第二十届文博会,第一个20年,创新设立主宾国机制,新增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重点提升国际化、促交易功能,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李岷/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