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在落马洲畔深港边界一线的皇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六队,有这样一群年轻移民管理警察,深圳是他们挥洒青春建功立业的热土,国门是他们激情奋斗挺膺担当的阵地。他们用热忱编织梦想,用汗水浸染青春,用忠诚诠释信仰,恪尽职守,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口岸稳定。
张芊:业务能手
90后三级警长张芊,给人第一感觉是文弱秀美,但了解之后就发现人如其名,芊的寓意是活力满满、生机勃勃,这个看似纤弱的小女警有着别样的坚韧和努力。张芊从小就爱学习,工作之后仍然将爱学习的好习惯保持下来,对于业务知识如数家珍,是队内的业务骨干。2023年,她刻苦学习,顺利通过了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专业能力中级评定考试。翻看她的笔记本,密密麻麻,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梳理总结,不由感叹“谁都不是轻易获得成功的”。张芊不仅自己学得好,还是大家的小教员。队里业务培训时、日常工作中遇到疑难点……她总是挺身而出,热心为大家答疑解惑,带动提升了全队的业务水平。
皇岗边检站民警张芊在学习业务知识。
张芊还是队里的文艺骨干,这个来自贵州的苗族妹子天生一副好嗓子,经常参加站各类文艺汇演。春节的文艺轻骑兵、中秋晚会的歌曲联唱、代表站参加深圳市的合唱比赛等都有亮眼的表现,是国门线上的百灵鸟,为大家在繁忙工作之余带来轻松和欢乐。
张可人: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
移民管理警察、写作大咖、泰语小王子、英语专家、旅游达人、美食鉴赏家……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标签却都能毫不突兀地贴在二级警长张可人身上。他是同事眼中一名标准的“斜杠青年”,兴趣广泛、爱好多元,善于钻研,爱思考、爱尝试、爱探索。
皇岗边检站民警张可人在整理业务资料。
张可人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酷爱文学,喜欢读书写作,笔耕不辍,经常在当地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在父亲的耳濡目染和严格要求下,他从小爱好阅读,文字功底深厚。他创作的诗歌获得公安部朗诵比赛优秀奖,撰写的多篇征文获奖,被总站、皇岗边检站公众号刊登。虽然毕业于泰语专业,但颇具语言天赋的他也精通英语,大学期间便考过了英语专业八级。张可人积极将自身的语言优势使用在工作中,每当队里遇到涉外旅客的业务,他都责无旁贷上前充当翻译,熟练运用泰英两门外语的他,让外国旅客切身感受到中国移民管理警察执法专业与服务友好而被竖起大拇指称赞。
徐欣: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三级警长徐欣,入警10年,她始终初心不改,以最真诚的笑容,最充沛的热情,竭诚服务着每一名旅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国门卫士的美丽形象。
皇岗边检站民警徐欣在参加演讲比赛。
徐欣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6岁,儿子3岁,在孩子们眼里,她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倒班勤务模式非常辛苦和疲惫,加之其爱人工作忙碌,她努力平衡家庭事业的关系,生活中积极向上,带给孩子们的是满满的爱和正能量,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不忘提升自我,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工作中,徐欣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撰写稿件、验放旅客、站哨查车……都不在话下是大家心目中“多面手”。队领导都说,只要交给徐欣干的事,绝对没问题!就在几天前,徐欣代表队里参加皇岗边检站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首次参赛的她,利用休息时间认真背诵稿件、一字一句把握情感、一招一式揣摩动作,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陈俏:勤学善思的法制教员
三级警长陈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文质彬彬,儒雅谦逊。入警10年来,他勤学善思,善作善成,全身心扑在平凡岗位上,在学习中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积极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在担当尽责中当好主攻手敢啃硬骨头;在团结协作中顾大局重力行争当多面手。
皇岗边检站民警陈俏在为“法治小课堂”备课。
陈俏大学的专业是信息技术,工作中,他越来越意识到提高一线民警依法履职能力对于推进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性。“工作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陈俏从一个法律门外汉开始,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法律知识,看书、刷题、听讲座……他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成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法律人才。作为队里的法制员,他将工作实际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撰写了多篇法制调研文章,在法治小课堂上还精心准备讲授了《醉驾》《口岸违法案件》等课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获得了同事一致好评,为提高全队执法执勤水平做出了贡献。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青春乐章激荡人心。皇岗边检站青年移民管理警察将以节日之名致青春、敬梦想,默默扛起责任和使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在青春的赛道上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双区”发展服务、推动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图源皇岗边检站)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