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进莞来 | “粤美蓪绘——19世纪的通草画”专题展主题活动周启动:认知、体验通草画

东莞+
2024-05-01 16:10
摘要

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日前,由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松山湖分馆、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承办的“粤美蓪绘——19世纪的通草画”专题展主题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馆举行,让观众朋友们从观看到认知、体验,由浅入深地了解通草画,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草画的取名源自它的纸张。通草纸是用通草的灌木茎髓切割而成,由于切割的树茎大小有限,因此纸张不大,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

通草画题材广泛,包含港口风情、市井百工、习俗节庆、工艺流程、戏剧表演、花鸟鱼虫等,真实反映了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的社会百态,对于美术史、中外贸易史、艺术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次展览展出的68幅通草画题材涵盖船舶、人物形象、花鸟、刺绣、民俗、杂技表演、茶叶生产等,展现着清代广州与世界各地商贸往来的历史图影,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清代广州人文历史的图像史料。

活动现场,乐团演奏表演及清代服饰秀表演精彩上演。乐团演奏表演为仪式增添了动感和活力,清代服饰秀表演则展示了古代服饰的华丽和精美,表演者们身着清代服饰,仿佛正在讲述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此次“粤美蓪绘——19世纪的通草画”专题展主题活动周旨在通过“博物馆广场活动区”和“展览活动区”两大打卡区,让观众朋友们从观看到认知、体验,由浅入深地了解通草画,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保护传承广府非遗通草画。

这个五一假期,广大市民朋友可以走进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粤美蓪绘——19世纪的通草画”专题展,通过通草画了解清代广州市井百态、居家生活、节庆民俗以及珠江船舶等风貌,还有古琴表演,为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