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文博日历带你去号称是“最慵懒”的成都看看
天府之国的“劳模”整起活儿来
都有啥“名场面”?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庄园生活画像石
01
成都人整起活儿来,遥遥领先!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成都
慵懒、松弛、巴适得很……
听上去,都不太勤快?
成都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当俺们干起活儿来,遥遥领先”
1975年出土于成都金牛区土桥街道西侧
曾家包汉墓的画像石
记录了东汉时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走,上山打猎”
山间野鹿飞奔,动作灵敏轻捷
紧依群山的潺潺河流中,鱼儿摇头摆尾
还有天空中的鸟儿在自由飞翔
好一幅草原风光无限好的美景
然而毕竟是狩猎场面
画像石右侧的猎人已经摆好了pose
箭在弦上,即将打破这一刻自然的宁静
“阿妹织布,阿哥守家”
画面中间兵器林立
兵器架上置有叉、戟、矛、刀、弓箭、盾牌等
是不是满满的安全感~
两侧则各有一名织妇在操作织机
左侧织妇上方有马、猴、立柱、食槽及双辕车等
巧妙地反映了汉代庄园经济下民间的豪强武备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你是不是也会唱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成都人借酒交友的邀请早在汉代就流行了
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
一套完整的酿酒过程
再现了汉代成都平原美酒的酿制历史
“酒香不怕巷子深”
闻见酒香味儿的猪、狗、鸡、鹅也赶来觅食啦
放心管够儿,五个酒缸呢!
02
更多汉代成都人的生活奥秘
看这两块石头就知道了
与庄园生活画像石一同出土的
还有一块庄园生产画像石
△庄园生产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踱步觅食的两只羊
手持鸠杖的老人
高楼闲坐的唠嗑“搭子”
水田内秧苗茁壮、两株桑树垂下枝叶
水塘里同时种稻、养鱼、养禽、栽种各种水生作物
右下角的农人们持锄耕耘、踩碓舂粮
旁边还有一座干栏式粮仓
……
△左:庄园生活画像石 右:庄园生产画像石
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庄园生活、生产画像石
真实再现了东汉时期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酿造业、织造业等行业
并行发展的繁荣景象
一幅自给自足的庄园式经济状态
在这两块画像石上被表现得完整而栩栩如生
此外,画像石的内容不仅是“成都平原风光图”
还刻画了一幅“汉代养老图”
图中老人手持的鸠杖相当于当时的“老年证”
为今人了解汉代养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一个小彩蛋↓
在生活画像石上“同框”的马和猴
还有“马上封侯”的吉祥寓意
03
烟火气的原因找到了!图有真相~
为什么都说成都的烟火气浓郁?
或许在成都博物馆的画像石、画像砖里
你可以找到答案
无盐则无味
△盐井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汲卤、烧灶、背盐
此画像砖呈现出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
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盐产地的证明
无盐则无味,一咸抵三鲜
原来那一口让人上头的川味儿
早在千年前就宠坏了我们的舌头
祖传的能歌善舞
△歌舞宴乐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舞者翩沓、乐者鼓瑟、歌者引亢
这酌酒鼓瑟、举袖曼舞的欢快劲儿
都快溢出屏了
△图源:红星新闻
难怪四川街头人均Rapper
这么会单押双押是有原因的
“慌啥子嘛,慢慢来”
△弋射收获图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而说到成都人的松弛感
干起活儿来也是悠哉悠哉的
荷塘弋射+田间收割
优美的劳作姿势把诗意的氛围感直接拉满
这些石头上丰富鲜活的内容
呈现出一部“汉代社会大百科全书”
描绘了一个“可盐可甜”的滋味成都
一块块小小的成都“画像”
记录着“巴适得很”背后
中华民族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美好品格
拼凑出一幅“天府之国”的生活长卷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