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回到战国,看“成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7 06:45
摘要

成都何以“成都”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成都”铭文矛。

从世界园艺博览会

到汤尤杯

(汤姆斯杯和尤伯杯世界羽毛球男子和女子团体锦标赛)

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成都

成都何以“成都”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成都”铭文矛

01

2000多岁的青铜矛

是成都这座城市的见证者

2016年

一件沾满淤泥与杂物的青铜矛

从四川成都蒲江飞虎村出土

此时它还只是一件普通的青铜矛

随着保护清理工作的开展

考古人员发现

这件青铜矛

呈弧形刃 柳叶形刺身 圆弧形脊

弓形双耳间铸有纹饰

一面是虎纹 一面是手心纹

虎纹前端的刺身脊上

阴刻篆书“成都”二字

成都作为国家都城

始于古蜀开明王朝时期

得名于“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自战国以来

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是中国唯一没有改变过称谓的古城

“成都”矛的出土

印证了至少在战国晚期

“成都”这个城市名就已存在

02

先铸后刻 “成都”矛独一无二

战国时期 群雄割据

兵器的需求随着王侯将相的野心与日俱增

蜀地的青铜材料

越来越多地被制成金戈铁甲

据记载

公元前316年 秦灭巴蜀后

在此设立蜀郡

并派人在蒲江制造兵器

以完成统一大业

据考古人员研究

这件“成都”矛上的铭文

是铸造后刻上去的

它是目前发现

成都平原最早有“成都”铭文的器物

和“成都”矛一起出土的

还有不少青铜兵器

这批兵器不仅非常锋利强韧

而且外形精美

说明了当时的锻造技术相当高超

03

蜀道不难 成都如何“成”都

李白曾感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其实 蜀地并不闭塞

古代的成都

商业非常发达

古蜀时

成都已经有“市”和“肆”

(市、肆:在古代指集中买卖、商贸便捷的固定场所)

秦统治蜀后

曾在蜀郡设置大型工室“东工”

生产军队急需的兵器等

两汉时期

又在蜀郡设立大型工官“西工”

生产漆器、蜀锦等

从考古发现来看

战国晚期的“成都造”兵器

在四川地区被广为使用

1985年 四川荥经县战国晚期墓

出土一件带“成都”铭文的矛

随着能工巧匠和商贾百姓迁入蜀地

不仅商业得到发展

农业和制造技术也有了进步

成都随之成为重要的制造中心

为南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百年来

成都不变的不仅是称谓

还有它开放包容的特质

成都“蓉”得下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