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2024年价格战状态跟踪-1 季度》报告称,前几年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一般在每年年末比上年末高4个点左右的促销增长水平,但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激烈。2024年一季度降价规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六成,相当于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影响降价的主要是纯电动和插混等新能源车型,燃油车降价很少。
崔东树表示,目前的价格竞争模式不是“增配不降价”,主要是直接突破原有价格的下限。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降价明显,但燃油车由于目前的促销已经达到一定的底线,因此形成新能源独自降价蚕食燃油车市场的局面。目前截止到3月的降价车型总体不多,主要是新能源车。3月下旬燃油车也有一些跟进,但仍属正常。
从降价节奏来看,2023年的降价总体相对比较均衡,但2024年一季度的降价潮相对较强,其中2024年的降价在2月份和3月份都达到了超强的程度,2月份有27款车型降价,3月份有37款车型降价,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一个惊人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与新势力是降价主力,合资降价较少。新能源车近几个月的促销持续加大,其中3月新能源车促销力度的增大尤为明显,而2月促销相对增长温和,目前已经达到2021年9月后的历史高位促销水平。
崔东树称,降价力度较大的主要是高端的个别车型和主要低端车型。降价多的高端车型销量很少,但降价多的低端车型的销量规模很大。这体现了插混的严峻的竞争局面,而且降价延续时间很长,连续近20天的持续降价的效果应该是杀伤力很大的。
崔东树表示,价格战对短期的销量促进作用实际并不明显,尤其是在价格不稳情况下,消费观望情绪特别浓重,所以降价车型可能会带来降价车型自身的销量增长,但对其它相关车型就会形成明显的一个观望的态势,并由此带来的相关车型不得不降价,如果不降价就卖不动的一个局面。有些企业可能靠产品力挺住,但有些企业可能就不得不采取降价行动,形成市场停滞的进一步的等待降价,然后其他消费者再等待的循环的圈子,对车市销量短期带来一定的压力。
崔东树认为,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从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电同价”给燃油车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太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从NEV的角度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且随着新能源市场高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品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