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圳人来说
深圳湾不仅是深圳人舒缓身心
亲近海洋的休憩之地
带着远方来的客人来深圳湾散步
是深圳人“最拿得出手”的待客方式之一
但在最近,有网友称
不止一次在深圳湾
听到路过的人抱怨这个海好脏
#深圳湾的水真的很脏吗#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们讨论
作为一名参与过
红树林基金会培训的志愿者
网友“粒狗子”表示
深圳湾是一片供候鸟栖息的潮间带
也是澳大利亚西伯利亚迁飞线
重要的候鸟驿站
不少热心网友也纷纷
为深圳湾说几句公道话
“深圳湾是鸟类栖息的绝佳地”
“小动物们喜欢就行了啊”
深圳湾属于淤泥质海湾
深圳湾是一个半封闭感潮海湾。受地理条件影响,水动力交换较弱,是一个“温柔内敛”的海湾。
深圳湾是典型的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与伶仃洋直接相连,同时具有河口和海湾的特征。深圳湾水深较浅,平均水深约3~4m,东部最浅,其中靠近福田区海岸线处平均水深不超过1m,枯水期落潮时水底地形时常出露水面,形成著名的深圳湾红树林湿地。
由于同时接受着来自珠江口外围及深圳河、大沙河及元朗河等湾内河流的泥沙和淡水输送,每年通过这三条河流搬运的总输沙量约为8.38x104 吨,泥沙赋予了深圳湾淤泥质海湾的属性。
淤泥质海湾最大的特征是退潮后较大面积的淤泥质潮滩。相较于沙滩,淤泥质潮滩的泥沙颗粒较细,坡度平缓。河流与潮流为潮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泥、沙、碎屑和营养物,这里生活着众多的鱼、虾、蟹、贝,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淤泥质潮滩还发育着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有“海岸卫士”“蓝碳明星”“天然物种库”等美称。红树林能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抵御海啸与台风、养育丰富的鱼类和底栖动物,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
深圳湾水环境不断改善
因深圳湾海床平坦的地理位置条件,一方面决定了其自20世纪50年代末成为深圳和香港污水源的汇集区,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挖掘用于鱼虾基围养殖。
为了有效保护深圳湾海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深圳湾从2014年5月1日开始设置禁渔区,有效期至2024年4月30日。在此期间内,禁止一切养殖、捕捞行为。
同时,深圳利用 “河长制”等平台和抓手,持续对深圳河、新洲河、大沙河、后海中心河等在深圳湾入海的河流进行科学治理,从源头上改善了深圳湾水质。
2016年起,深圳市开展了治水提质的重大战略,水务部门先后关闭深圳湾流域的16处排污口,一系列措施促使深圳湾水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了显著好转。
随着深圳水环境的不断改善,深圳湾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大量的鱼群和候鸟在此栖息繁衍。“鱼翔浅底 鱼跃鸟欢”这样的壮美画卷,已经成为了深圳湾独特的城市景观。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深圳市民欣赏万鸟腾飞的最佳时机。市民既可以拍摄到上万只鸬鹚在深圳湾成群觅食的壮观场面,也可以欣赏到鱼群齐跃,踏浪而舞的奇景。
候鸟越冬地和“加油站”
深圳湾湿地是毗邻深圳和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腹地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有深圳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一片原生红树林,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有数万只长期迁徙的候鸟在此停歇,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每年观鸟季,不少游客和爱鸟人士特地来看黑脸琵鹭、白琵鹭、黑翅长脚鹬、黑尾塍鹬、红脚鹬、反嘴鹬、白眉鸭、赤颈鸭等等候鸟。滩涂一片热闹,候鸟们短暂停留,接着继续迁徙,又或留下过冬。
根据深圳市观鸟协会2024年2月发布的《深圳鸟类名录2024版》记载,“深圳共分布鸟类431种,占中国鸟类总数的近30%。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6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3种,濒危物种7种,易危物种16种,近危物种19种。另外,50种有野外观察记录的鸟类未被接受为自然分布,视为深圳的外来物种。”此前,深圳湾万鸟翔集的景象还被央视点赞。候鸟与人类、城市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所以
深圳湾的水真的脏吗?
其实是淤泥“体质”
让它看起来“有点丑”
但实际上很温柔
深圳湾不仅是候鸟栖息的绝佳地
更是万千小动物
赖以生存的家园
它的“脏”
是生态特性使然
更是大自然包罗万象最生动的体现
守护湿地 伴鸟同行
一起成为“深圳湾守护者”吧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