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电影业:是阻力,也可能是一次重启

中国新闻网
2020-08-28 09:19
摘要

不少电影人思考起,如果来到后疫情时代,他们该拿出怎样的作品,温暖这些经历了不同程度心灵创伤的观众

电影院大幕重启那天,猫眼专业版App上终于又出现了票房实时统计的数字。演员姚晨截了一张图,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

这是她等待已久的日子。即便是像她这样成名已久的演员,也感受到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最直接的就是,她发现今年递到手里的电影电视剧剧本明显比往常少了,不仅是数量,还有类型。

在8月26日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之一的“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当下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上,演员姚晨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观察。

有冲击,也有好消息。“自电影大幕重启,今天(8月26日)已经第37天了,目前累计票房已经达到24亿元,电影行业的恢复速度高于预期,整个电影的暑期档重新盘活,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代表中国电影人在疫情之下的忍耐、坚持和积极努力经营的信心。”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说。

于冬说,大幕暗下去的6个月,很多电影院的经营者都经历了无奈、无助和难过。为了恢复经营,工作人员认真擦洗着每一个座椅,摆放着防疫的消毒剂。很多影院刚开业的时候,会为第一个观众亲手送上全年的电影卡,甚至终生免费的电影卡,“这就是对电影的一份真诚的爱”。

执导了电影《烈火雄心》的中国香港导演陈国辉发现,这段时间,他收到的那些夸夸其谈的信息少了很多,反而收到了很多剧本。疫情期间,很多人停下来,反复打磨作品。“这才是真正喜欢电影的人”。

8月25日,单日票房突破5亿元。这个数字让很多电影从业者为之振奋。一个多月前,这个数字还只有400万元。

“观众回来了。”于冬说。

观众再次回来,很多电影人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心。“疫情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时间,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我看到很多行业同行踏踏实实去磨剧本、想创作,我们有机会沉下心来去思考什么样的好作品能够打动人心,什么是精品。”猫眼娱乐CEO郑志昊说。

不少电影人思考起,如果来到后疫情时代,他们该拿出怎样的作品,温暖这些经历了不同程度心灵创伤的观众。

在于冬看来,供给侧质量的提高是势在必行。明年,由于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好莱坞的进口影片预计将出现“相当大程度的断档”,这时候中国电影的创作者更应该创作高质量的影片。

“可能电影产量在短时间内不会达到1000部,我们需要把后500部电影的资金集中起来,集中优势创作力量,比如可能几个导演联合一起拍电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质量。”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介绍,近年来,流媒体平台的崛起对传统电影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进入VOD视频点播大战的催化剂,客观上加快了他们在公司业务的战略调整,面对受全球疫情影响的新常态,电影业将如何通过对公司业务的重新布局转危为机,这是当下摆在各大电影公司面前的一大课题。

冯伟还提到,“如果一部影片在院线发行得好,它在流媒体平台上的点击率也高。还有经常在电影院看电影的受众,实际上在流媒体平台上看影片的频率也高。几家头部视频网站做了数据分析,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观影人数急剧增长。结果院线停摆了以后,他们流媒体平台的点击率也开始下降。”

想吸引观众,不管在哪个平台,好作品还是第一位的。“中国电影的基本面没有变。8月25日的票房已经恢复到年同比接近90%,上周就已经恢复到了80%。猫眼做过一个调研,70%以上的用户要回到或者已经回到电影院,他们期待着好内容。”郑志昊说。

多元化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姚晨觉得,虽然疫情让很多投资人失去信心,加重了今年做艺术电影的难度,但是多元化仍是要坚持的方向,“恰恰在这种时候,电影行业应该保护这些很独特的精神”。

“来到互联网时代以后,我自己个人的切身感受就是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电影行业也不例外,甚至有时候感觉不是在跑是在飞,但有时候飞得太快就会看不清风景。很多时候我听到我身边很多的创作者都非常想了解观众在想什么,有时候可能我们会忘了我们也是来自观众,我们也来自人群,我们很少问自己需要什么。”姚晨说。

这一场疫情,在她看来,就是“把大家逼着停下来、慢下来”。“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的理想,我们还在继续通过视频开各种各样的电影讨论会,甚至比以前更加珍惜这样的讨论时间,好像这个热情并没有因为手机屏幕、电脑屏幕而变得冷却了”。

姚晨说,她有更多时间停下来思考,有更多时间加深对演员职业的理解。“我想这一场疫情,看上去是一次巨大的阻力,但是或许又会是一次转机,会是一次重启,我依然相信电影,我也没有放弃”。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