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疫情下的罗湖,是什么给了你浓浓的安全感

祁觊
2022-01-24 16:30
摘要

疫情下的罗湖,是什么给了你浓浓的安全感

哪些人和事令你印象深刻?(可多选)测核酸的“六大注意”无人机“快递”核酸标本李一凡核酸小贴纸罗湖48小时日与夜管控区里的医疗服务上门帮忙喂猫直击清水河管控区94张物资保供应车通行证滞留在管控区的“过路人”9岁女孩的最萌来信与病毒赛跑的流调员提交

1、测核酸的“六大注意”

一个好心人,一张有故事的图。

刷屏朋友圈的“核酸采样温馨提醒”上,提炼了6个注意事项,百余字,针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防控盲点,言简意赅,及时适用。

报道回顾:《测核酸的“六大注意”,这条“出圈”告示是从哪儿来的?》

2、无人机“快递”核酸标本

从罗湖中医院到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运送核酸标本路途需要1个多小时。

无人机“快递”核酸标本只需13分钟。

“抗疫就是和病毒赛跑,我们如果能在核酸采样以及运输过程节省时间,就能为抗疫争得主动权。”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表示,差不多一年多前,集团开始用无人机运送医学样本,这次疫情正好发挥了作用。

报道回顾:《13分钟送达!罗湖用无人机“快递”核酸标本》

3、李一凡

1月8日16时05分,一位外地孕妈妈来到深圳罗湖医院要求入院生产,到院时情况紧急,但无近期核酸结果,也无近期检验检查结果,加上孕妈近4日出现咳嗽咳痰鼻塞症状,前一日曾自测体温38℃,一时间还难以排除与疫情相关情况。

但为了确保这位准妈妈和肚中宝宝的安全,医院立刻开启绿色通道,启动应急预案。

17时17分,仅仅1个多小时的时间,新生儿平安出生,这位名为李一凡的小朋友,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报道回顾:《李一凡出生记》

4、核酸小贴纸

大规模核酸采样期间,居民核酸采样信息有时候会滞后。

在罗湖黄贝街道黄贝岭社区,完成核酸采样的居民都能领到一张“证明”,上面写着“您已检测核酸”,有了这个小贴纸,居民可以顺畅进出小区、餐厅、超市,出行采购一切照常。

报道回顾:《核酸结果没出别担心,有了这张小贴纸,居民出行采购更方便了》

5、罗湖48小时日与夜

1月8日-9日,在罗湖各个核酸检测点,戴着口罩、拿着指示牌、核酸采样的身影一刻也没闲着。

或许你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每一张拍到的图,写下的文字,组成一个个令人安心的小故事,你能感受到,坚韧、耐心、真诚、信任和鼓励。

报道回顾:《抗疫一线|罗湖・48小时表情》

6、管控区里的医疗服务

在封闭区、管控区突然生病了,该怎么办?在罗湖,你不需要太担心。

通过微信群,罗湖区卫健局、罗湖医院集团与翠竹街道密切联系,第一时间反映封闭区、管控区居民健康诉求,专家立刻给出专业的意见和解决方案,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帮助居民及时解决就医问题。

报道回顾:《视频丨在管控区生病了?微信那头为你服务的,可能是院长》

7、上门帮忙喂猫

“你好,我家现在是管控区了,我们在外面回不去,家里的猫已经饿了3天了……”一名居民打电话求助,罗湖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工作人员殷书芬把居民的地址、诉求、联系方式详细记录好,把整理好的信息发到“万山保障”群里。

“万山保障”是由翠竹街道成立,专门解决在疫情管控区居民诉求的微信群。

群里汇聚了工作人员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消息,包括热线电话来电、网格员上门探访、物业接到的居民求助等等。这些诉求反馈及时,信息明确,按照不同的类型,分配给不同的保障小组进行对接和执行。

报道回顾:《“你好,我家的猫已饿3天了……”》

8、直击清水河管控区

清水河街道的章輋村在管控区范围内。在“只进不出”的情况下,章輋村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有一条顺畅的通道:居民可以照常网购蔬菜肉禽等生活必需品,外卖员和生活物资保供应车送到村口,现场工作人员分类整理后逐一送给居民,内外协同,有条不紊。

报道回顾:《直击|罗湖管控区首日,生活如常》

9、94张物资保供应车通行证

你平时买菜用几家电商?罗湖管控区的居民,可以选14家。为方便居民线上采购生活物资,罗湖区商务局收集了罗湖主要商超线上买菜平台小程序或二维码,并提供给街道社区发居民微信群。

罗湖给17家企业制发94张全区通用的生活物资保供应车辆临时通行证,组织各企业在保供车辆车头加挂醒目条幅,以便于交警识别加快放行。

报道回顾:《你平时买菜用几家电商?罗湖管控区的居民可以选14家》

10、滞留在管控区的“过路人”

12个偶然路过的人,因为疫情管控,滞留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章輋村。

疫情发生突然,区域内出现滞留人员是大家没有料到的情况。社区、街道马上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情况,将12名滞留人员安置在草埔小学,隔离期间,他们有棉被、热水、一日三餐。没有人会被疏忽。

滞留人员在用餐。

报道回顾:《滞留在罗湖草埔小学的12个“过路人”》

11、9岁女孩的最萌来信

“亲爱的lin dao您好,我是彭诗文的女儿,我妈妈在您那工作,请您开恩让我妈妈早点下班,我妈妈这些天都没有来陪我。您要知道父母要多陪陪孩子,求求您让她6点30分下班可以吗?”

写信人是9岁的小女孩小晴,收信人是南湖街道罗湖社区工作站站长姜德荣。

收到小朋友的来信后,姜德荣不仅满足了她的愿望,更是非常用心地回了信。“我同意她准时下班,希望你们有一个愉快的晚上。”

小晴的信。

报道回顾:《“亲爱的lin dao……”,最萌来信让人心里软软的》

12、与病毒赛跑的流调员

快速弄清楚病例14天的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密接者、次密接者……阻断疫情传播,有一支队伍在发挥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团队。

他们是在疫情中跑在最前方的人,是“尖刀连”“侦察兵”。“我们的任务是赶在病毒感染下一个人之前,把它拦住,不让疫情继续扩大。”罗湖流调处置组成员、罗湖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促进科主任郑庆鸣说。

报道回顾:《视频|直击深圳“流调”:与病毒赛跑,忙起来几天几夜不合眼》

(来源:南方+)

编辑 汪新林


(作者:祁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