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20载,深圳华侨医院打造为侨服务优质样板

读特记者 严珊珊
2020-08-27 14:50
摘要

此外,还成立了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深圳华侨医院胆石中心

“不断变革创新、科学管理,以大无畏的气概,逆流而上,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和深圳华侨医院建院20周年,在最近一场“庆建院”活动上,深圳华侨医院董事长廖志仁如此总结华医人2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也与深圳建立经济特区40年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谋而合。

20载峥嵘岁月,深圳华侨医院秉承着这股精神,乘风破浪,逐步发展成集急救、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建筑面积5.2万㎡,编制床位800张,设有五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用自身成长的范例,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深圳华侨医院大楼

阔步向前  成服务侨胞旗帜

将时针拨至2000年5月9日,深圳深联医院在那天诞生,这是深圳华侨医院的前身;2009年12月,医院与百年侨校暨南大学联姻共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深联医院;2010年5月,医院更名为深圳华侨医院,成为深圳首家以“华侨”命名的社会办医院。

借力“深圳速度”,医院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14年,医院被深圳市卫健委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2014年-2018年,医院先后为十三批香港、澳门老归侨进行医疗健康服务,优质的服务得到国侨办领导和归侨们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被誉为“为侨服务的一面旗帜”;2018年,医院手外科通过国家卫健委评估,正式进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深圳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2019年,医院手外科被省卫健委确立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年的流光岁月,每一个场景在不同年代的变化,皆是穿越时光的生长力量,也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写照。

深圳华侨医院董事长廖志仁表示,深圳华侨医院从建院开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海纳百川、规范管理、诚信经营的理念。以质量、服务、价格三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医疗市场的竟争。从木桶概念和零投诉管理模式到职业理念的培训,从创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活动的开展到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极大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廖志仁董事长

突破创新  植入深圳根与魂

深圳十大观念有一句:“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于华医人而言,他们已经深深植入深圳的根与魂,在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不断地突破创新。

这些年,医院的学科建设五箭齐发,重点打造了以手外科为龙头,包括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放射科五个专科为医院重点学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持续提升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医院骨科在强直性脊柱炎、人工髋关节置换等手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救治上百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此外,还成立了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深圳华侨医院胆石中心。

▲深圳华侨医院手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为紧跟深圳科研能力升级的步伐,高效地服务患者,深圳华侨医院开通了网络医院,实现网上健康咨询、诊治和用药查询等。搭建“银医·智能+医疗健康”平台,患者通过平台实现自助挂号、自助门诊缴费、医保支付、报告查询等自助就医服务,带给患者全新的就医体验。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胡明彦介绍,今年抓住重点学科建设,让医院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好四个平台,包括线上线下转流平台、特色专业诊治平台、对外合作开放平台、打造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可以预计,未来华侨医院将借助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契机,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努力实现再次腾飞,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患者为妇产科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严珊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