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2024年潮州·深圳联合招商大会(新能源专场)暨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潮州市举行,作为大会的重磅环节之一,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深潮携手以具体举措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度推进深潮产业合作共建。
潮州·深圳联合招商大会(新能源专场)暨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此次大会由潮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深耕双碳 潮引未来”为主题,汇聚深圳、潮州两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省内外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专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等重量级嘉宾,旨在推动深圳与潮州跨区域融合联动,深度推进湾区深潮BIPV产业合作共建。
区域协作再升级 构建共赢低碳产业生态圈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光伏产业、绿色建筑产业蓬勃发展,BIPV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绿色低碳产业是双碳背景下,引领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潮州将以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成立为契机,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锻造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闯出产业换道超车的新赛道。他热切期待广大企业和客商能借助此次大会,深入了解潮州,并在此投资兴业,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胜表示,潮州将积极抢抓新能源行业新风口,加速打造BIPV产业发展高地。全力做活生态,以深潮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等园区平台为支撑,加快构建“研发基地+应用基地+生产基地”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集聚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潮州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坚持制造业当家、提升发展新优势的关键赛道。近年来,潮州以双碳引领绿色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园加速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抽水蓄能项目等能源项目不断推进,全国首个百千万瓦级固体燃料电池示范项目顺利建成,粤东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建成,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此次大会既是展示潮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广阔前景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深化深潮合作共赢的一个重要契机,两座城市在产业发展上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拓展空间。
签约仪式环节,两地政府携手光伏和建筑领域的龙头企业,紧抓招商机遇,展开深度合作,一批重点项目展开集中签约,包括潮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潮州指挥部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深潮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委会与英利集团有限公司的光伏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协议签约等,众多项目涵盖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将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进程,提升地区产业发展质效,也为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聚力打造产业联盟 谱写产学研融合新格局
联盟成立仪式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指出,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是国家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需要自下而上推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转型,其中BIPV技术是核心。他提出要构建长期、稳定、可预期的政策体系,选择科学、高效的技术路线,并构建好产业支撑体系,发挥企业在产业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建立针对BIPV等技术的标准体系,并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在《深潮协作BIPV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初探》的汇报中,深入剖析了BIPV与绿色建筑的发展态势以及深潮两地在BIPV产业上的合作契机、目标和规划,她提出BIPV是一个聚集、混血、创新的产业,是建筑业后半场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命。通过深潮两地的紧密合作,可以共同打造湾区BIPV产业集群的新高地。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成立了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联盟致力于推动BIPV产业创新、加强产业合作、促进节能减排、提升行业竞争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邝兵,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胜,潮州市副市长朱丹,深圳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指挥长、市政府党组成员蔡凡和12位联盟创始单位代表上台,共同按下联盟成立按钮,标志着“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通过平台的赋能,两地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和企业间将展开深度合作,助力潮州打造面向湾区、辐射全国、领军世界的BIPV产业发展高地。
【特报新闻+】
院士专家共议产业变革,分享技术创新
当下,能源转型以及BIPV是全球关注的话题。此次大会汇聚了能源、建筑、光伏等行业的精英,邀请政、产、学、研、企等各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产业前沿发展趋势,分享创新技术,为行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院长刘清侠在《深潮协作BIPV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中,针对中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尽管BIPV在国家整体电量需求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其潜力巨大。他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BIPV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光伏材料的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分享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和绿色转型的路径,他强调减碳的核心在于能源结构的转变,并提出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液体形式存储的绿色甲醇,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前瞻性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发表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结束后,一场专注于探讨新能源和BIPV产业的嘉宾对话也随之召开。叶青担任主持,与深圳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指挥长、潮州市政府党组成员蔡凡,中建科工董事长吴红涛,中节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杜乐,粤科母基金董事长李铁瑛,隆基森特副总裁马平,安徽华晟副总裁王可,极电光能副总裁郑策等企业家、投资者与政府代表共同探讨行业热点,分享最新产业洞察,为与会者带来宝贵的成长策略和创新启示。
吴红涛指出,为应对建筑行业的变革,公司自2016年起转型,聚焦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结合BIPV技术,中建科工打造了发展的第三条曲线,专注建筑光伏一体化,拓展充电桩与储能业务,并积极探索旧建筑改造,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降低能耗,推广BIPV应用,助力全国绿色转型。
杜乐表示,在绿色建筑领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较早切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综合解决方案。集团还涉足新能源领域,拥有两家相关上市公司,装机规模近20GW。在BIPV方面,集团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积累诸多案例。
关于BIPV产业,李铁瑛认为该产业的市场容量足够大,投资机会丰富。她希望通过基金的组建,以投促引,帮助潮州引入更多产业赛道优质的科技企业,履行粤科金融集团作为省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使命和宗旨。
马平基于过去在BIPV项目中的经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强调BIPV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并指出当前设备供应商的标准化与BIPV项目的柔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建筑美学与功能学的平衡问题。
郑策指出BIPV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业主对投资回报的期望与实际建筑收益的不匹配,建筑设计美学与光伏组件标准化的冲突,以及投资商与产权方的矛盾。在政府引导下,建筑和光伏领域的融合趋势逐渐增强。此外,郑策还介绍了钙钛矿这一前景广阔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王可回顾了BIPV产业的发展历程,指出光伏与建筑领域过去交集有限。然而,随着产业转型,BIPV受到更多关注,被视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他期望能为此贡献力量,并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推动BIPV发展。
在现场互动环节,蔡凡详细回答了观众关于湾区深潮BIPV产业联盟发展前景的提问,他明确指出:“建筑必然从一个耗能建筑、用能建筑变成产能建筑,这是我们推动BIPV产业发展的根本点。”他强调,深潮两地已全面准备,将为企业提供市场、投资等全方位的支持,并呼吁在座的企业家们,共同参与到这一事业中来,共同打造中国的BIPV产业之都。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