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作家海漄而言非同寻常。这一年,他凭借《时空画师》成为刘慈欣、郝景芳之后中国第三位“雨果奖”的作家。这个周末,他的首部个人科幻作品集《海漄怪奇故事集》在深发布,除《时空画师》外,该书还收录了7篇口碑佳作和2篇新作,将他笔下的怪奇世界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获奖几个月后,海漄希望以这本集结了自己多年创作结晶的作品集,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维度更加丰富立体的、他所热爱的创作世界。为此,在这个周末他完成了3场书籍交流活动,在花市、超市构建起的新春喜乐氛围之外,也为新春的深圳书市增添了一股火热气息。
主动定义自己的文学趣味,以怪奇幻想贯通古今未来
海漄说:“现代是科学的时代,大众科学素养都在提升,而想象力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科幻既是现实的保护壳也是创造想象力的重要来源。”海漄的作品善于从微小处展开想象、制造真实感与惊奇效果。他称这本《海漄怪奇故事集》的风格近似中国志怪小说,而“民间志怪”与“惊奇”正是本书“怪奇”之名的由来。书中收录的作品风格十分多元,除了《时空画师》所代表的历史科幻外,也包含悬疑科幻、技术惊悚等元素,全书怪奇诡谲的幻想贯通古今与未来。
可以说,不只科幻,更为丰富的元素被集纳在了这本小说集中。当记者问起这部作品集以“怪奇”而非“科幻”命名,是否是其对创作风格或文学趣味的一种主动定义时,海漄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坦言,自己留意到并接受一些读者和编辑对其作品“科幻味”浓淡的探讨,且不在意这种关于创作类型的分别。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及读者均对海漄作品中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印象深刻。海漄称这并非出于对风向的追赶,而是生发于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我们的文化属性,现在我们应该有自信把自己的文化表达出来。我们需要多元化的科幻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诞生更多更好的作品。”海漄说,自己受到中国传统志怪小说影响深厚,加之“融合”是他对于自己创作的一种期许,因而与编辑商议以“怪奇故事”定名,以此强调了一种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科幻特色。
据介绍,这部由八光分文化联合新星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海漄怪奇故事集》使用了PVC材质的透明护封,封面插画独立于内封之上,制造出《骷髅幻戏图》般巧妙的重叠与透视效果,书内附有《千里江山图》局部的全彩拉页,而《骷髅幻戏图》与《千里江山图》正是海漄创作《时空画师》的灵感来源。
“海漄,不只有《时空画师》”
一部《时空画师》,让人们认识了海漄笔下的“或然历史”作品。“海漄的创作就像是放风筝,带领读者在过去和未来的空间中穿梭。然而仅凭一部作品就对下定义,未免有些‘管中窥豹’了。”有业内资深编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正如在这本新书的封面上所印话语——“海漄不只有《时空画师》。”
记者留意到,在《海漄怪奇故事集》中,《时空画师》故事尾声出现的神秘组织AIB(异常事件局)活跃在本书的多个篇目中。海漄说,在创作出这一设定时并没有打算将其作为一种“IP化”的设定,而是出于创作者的动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然后一点点填充使其饱满。“目前它(异常事件局)还仅停留在我的小说中的一个背景或元素的程度,未来也许会在长篇小说创作中设计一些东西,让它的戏份会慢慢显露出来。”记者了解到,涉及到“异常事件局”元素的系列作品节奏明快,且塑造了更为丰满的人物群像,海漄强调说:“我希望在每一篇作品中给读者都能呈现出新鲜的东西,即便在多部作品中有背景和人物的相通之处,但每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对此,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兼理事长马国宾用“通俗小说“几个字来形容这部作品集,他说:“尽管作品中有很多留白,但这反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不要把科幻的门槛想得很高,科幻绝不会脱离大众。”
“在历史的场景中,讲述一个个神奇的科幻故事,还讲得那么可信,每一个故事里,你都可看出,这是个厚道得有些‘傻’的作者,不故弄玄虚,不避重就轻,踏踏实实用心血向读者呈现出每一个技术细节。”科幻作家钱莉芳曾如此评价这部作品。悬疑作家紫金陈则称海漄的作品为“逻辑缜密又脑洞大开,充满了阅读快感。”面对众多名家的夸赞,海漄表示自己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获奖并不代表他就站到了某个高度,他希望在雨果奖的热度褪去之后潜心创作,唤起更多科幻爱好者的记忆和兴趣,为中国科幻做出更多贡献。
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