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2024年春运期间,深圳北站日均有785列车往家的方向开出,预计日均有25.25万人次从这踏上归途,回乡的故事,也将在候车大厅里流转上演。
一年的打拼、归家的情切、团圆的期盼……
日前,读特融媒体记者在深圳北站,聆听、记录、感受了他们的故事。
“希望小的都能好”

60多岁杨阿姨只身在候车大厅里倚坐着,她的脚下是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杨阿姨是江西人,7年前随家人来到深圳,一家人打理着一间“美宜家”,这间小店是全家的生计。平时,杨阿姨主要负责照看孙子孙女。两个小孩上学时,闲不住的杨阿姨也不怎么休息,忙完家里的家务,也会帮忙看店,尽量多给儿子儿媳搭把手。
问到为何独自返乡,杨阿姨说,店里生意忙,儿子儿媳还走不开。她先打头阵回老家,把家里家外打扫拾掇好,一周后儿子全家就一起回家过年。
相比较“享清福”,杨阿姨对自己离开老家到深圳帮忙操持儿子的小家,也感到满足。“我老人家的愿望就是希望小的都能平安”,杨阿姨反复说,希望年轻一辈平安健康顺利。
2023年的计划实现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了郑女士一家四口。
郑女士是福建莆田人。当天一早,她一家人先从广州赶到深圳北站,由此转高铁回家。
离列车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奔忙了一早上的郑女士泡了几碗泡面,把行李箱当作临时饭桌,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两个孩子吃两口玩闹两下,对前方的行程充满期待。
一边吃着泡面,郑女士说起了自己的故事。自2020开始,郑女士一家人便没有回乡过年了,“今年终于回家啦!”
除了回家过年即将成行,2023年,郑女士最开心的是一家人计划了几年的旅行也落实了。郑女士说,一家人去了周边的城市逛了一圈,让紧张打拼的心态得到休憩,两个孩子的旅行过程中收获也不少。谈及新年愿望,郑女士的儿子开始“抢答”:“我想考试考好一点!”
一家人在一起

候车大厅里,洪先生一家随意聚拢在一起席地而坐,等待回汕尾老家的列车。
2023年,让洪先生幸福感满满的是,他们一家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据介绍,此前近三年时间,洪先生在深圳从事金融工作,他的妻子在香港全职照顾上学的一双儿女。想念对方的时候,他们只能打视频电话。
2023年,洪先生妻儿回到深圳,儿女在深圳求学。家庭长年分居,使得洪先生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时间,每天都尽可能下班接孩子、陪孩子,“我正常上下班其实不辛苦,倒是她(妻子)在家里比较辛苦,一个人带两个小孩。”
洪先生的一双儿女活泼、开朗,笑起来很有感染力。说到新年愿望,儿子说想变成王子,女儿则说要做个公主,洪先生夫妻默契地脱口而出:“以后都不分开了,只想一家人在一起。”
老婆孩子来车站接我,我要带他们去买礼物

记者在深圳北站采访时,深圳北开往河南安阳的高铁还有5个多小时进站,河南老乡郭大哥已经等候了几个小时。他一个人在角落里,坐在自己行李上。郭大哥介绍,几个月前,因为工作调动,他从烟台来到深圳。这也是他第一次来深圳。
郭大哥是普通的技术工人,妻子在老家照顾年迈的父母,两个孩子,老大17岁,小儿子5岁。郭大哥说,他文化不高,靠一双手勤快些养活一家老小。过去一年,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我们这行干一天挣一天,我多挣些,身后一大家子呢。”评价自己的2023年,郭大哥说工作很顺利,希望新年也一样,多多挣钱保障好家人。
郭大哥说,自己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这几天的视频通话里,两个儿子总是轮流在问“爸爸什么时候到家”。谈及家人,郭大哥整个人都放松了,笑不停口。他说,通往安阳的列车下午五点半从深圳北开车,第二天早上到达,家人和他说好了要来接车,“明早一下车,我打算先领着他们去买新年礼物。”
“我就是家人最好的礼物”

候车大厅里,等待前往河南郑州列车的小朱,一身潮流穿搭。他说,两年前他奔赴深圳,决心在这座最年轻的城市里拼搏一番。如今,他对自己两年来的成长十分满意,“我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我了,这是我最快乐的事”。
小朱说,自己也想家、想父母。为此,今年他特意请假提前回家。为了给父母一个大惊喜,他没有剧透自己会提前回家的消息。他想象着父母看见他时惊喜的样子,笑声爽朗又豪迈,“我就是家人最好的礼物。”
小朱透露,他给父母准备了一份大礼,那就是带着父母在年假出游,费用全包。早早做好旅游攻略的小朱,已经迫不及地想要见到父母了。
2023年,我当自由职业者了

小肖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后来了深圳。5年多来,她跟着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飞快地成长。
评价自己的2023年,小肖说这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她在原来供职的公司作HR,她在2023年道别了自己的同事,开启自由职业者的新生活。职场的变动,并没有影响小肖对生活的期待。新的一年,她最大的愿望是父母身体健康。
说起父母,她说,“我是个妈宝女,现在最想见到妈妈。”但下一秒,她又回复到成年人的严肃“我在外面工作生活,一直是报喜不报忧,苦累自己扛的。”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