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报料称,其在B站观看视频时,无意间点进视频下的弹窗广告,从农场游戏跳转到免费小说,后又跳转到美团外卖,页面跳转速度飞快,没有明显关闭按钮。该网友吐槽说:“几秒钟800个假动作,关都关不掉。”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有过类似经历:“最烦人的是‘摇一摇’广告,手机但凡有小幅度晃动,就会跳转到别的软件。”
弹窗广告有哪些新套路?“摇一摇”跳转广告合法吗?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套娃”广告:20秒跳转12个页面
记者从该网友的录屏画面看到,网友原本在B站观看视频,打开评论区后,出现一条“玩游戏赚零花钱”的广告,紧挨着发送弹幕的窗口。网友不小心点到该广告,首先弹出了一条“全民种红包”的游戏广告,网友根据提示点击“我知道了”后,原本以为关闭了广告,谁知又进入了第二层广告。
网友在B站观看视频时,无意间点进跳转广告,20秒弹出12个页面。
弹窗广告紧挨着弹幕窗口,容易导致误触。
第二条广告是“免费小说”,出现小说试读页面,弹出“翻页阅读40秒,立即提现”等诱导消费者的字眼,并请求“创建桌面快捷方式”,网友点击禁止后,又弹出“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该网友不断点击关闭和退出,最终来到了美团外卖页面。
广告中出现“阅读提现”等诱导消费者的提示。
记者放慢视频逐帧记录后发现,该广告全程持续20秒左右,共计弹出12个广告页面,出现3次“浏览提现”的诱导提示,网友经过6次以上操作才退出了整条广告,返回B站页面。网友吐槽称:“越点越乱,很崩溃,一顿操作后都忘了本来在干什么。”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20秒内跳出的广告均与美团相关,两款游戏与小说阅读器都是美团App内的衍生应用。有网友反映,美团经常投“套娃”广告,“跳转一圈回来一看,后台都是美团。”
“摇一摇”广告:“治好多年手抖”
除了“套娃”广告外,更加让网友不堪其扰的是“摇一摇”广告。1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的现象被中消协点名。
多款手机软件的开屏广告都存在“摇一摇”跳转功能。
一名网友告诉记者,“原本只是点击广告页面才会跳转,而‘摇一摇’出现后,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已经跳到电商软件了。”网友无奈地调侃道:“为了避免跳转,每次都握紧手机,治好了多年的手抖。”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地图、邮箱、社交平台在内的多款手机软件,其开屏广告都存在“摇一摇”跳转功能。经过进一步测试,只需将手机轻微晃动一下,1秒钟便跳转到了电商软件。
记者打开某邮箱软件实测,只需轻微晃动手机,1秒钟便跳转到电商软件。
据悉,“摇一摇”功能调用的是手机陀螺仪权限,用户无法自行关闭。针对“乱跳转”现象,2023年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在工信部指导下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比如,提出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显然,上述软件并未遵守相关规定。
未经同意跳转广告涉嫌违法
跳转广告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为何还屡禁不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跳转广告的形式很少直接产生购买行为,更多的功能在于帮助品牌或平台达成日活KPI。“以‘摇一摇’为例,尽管消费者非常反感这类广告,但平台或品牌需要真实的流量来证明广告投放的有效性。因此,中间商会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从而增加广告收益。”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温昕乐告诉记者,App未经消费者同意跳转广告,涉嫌违法。“《广告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违反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广告主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面对跳转广告的违法行为,他建议消费者积极举报。“消费者可以拨打12321举报不良和垃圾信息,也可以拨打12315反映。”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