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市民一睹“深圳小斯坦福”风采 被赞“理想中的高中校园”

读特记者 潘润华
2020-08-24 16:28
摘要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泥岗校区终于建成。为了让更多市民一睹被誉为“深圳小斯坦福”的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的校园风采,8月23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举办了“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深圳市民共两百余人到校区内参观。

开放日活动现场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泥岗校区终于建成。为了让更多市民一睹被誉为“深圳小斯坦福”的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的校园风采,8月23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举办了“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深圳市民共两百余人到校区内参观。

总建筑面积17余万平方米被赞“理想中的高中校园”

“这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高中校园!”看到大门中庭内2000多平方米的中央大草坪,郝女士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赞叹。她从深圳中学毕业已经20余年,此次过来就是为了让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感受深中的氛围。“以前的校园环境确实有点局促,现在有了这么好的硬件设施,我相信师弟师妹们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高的成就。”郝女士说。

一流的校园环境为深圳中学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中”提供了物质保障。记者了解到,按照深圳市政府十三五规划,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建设项目被纳入深圳市政府重大项目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余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区(资源中心、体系楼)、食堂、学生宿舍楼、STEAM活动中心、风雨连廊等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是一所75班/3750学位的全寄宿制高中,深中的招生规模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一倍。

开放日活动现场

“深圳小斯坦福”打造高颜值校园

在参观过程中看到,这所借鉴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建筑风格的红砖灰瓦校园,学校环境和硬件设施都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市建筑工务署介绍,自接手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建设工程项目起,就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深圳特色的百年校园和精品工程。“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按照‘一心两轴三区’的规划,将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及生活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深圳中学(泥岗校区)项目主任陈武谨对记者说。据他介绍,教学区共有4栋教学楼,名字分别为立心、成德、斯善、勤志。

4栋教学楼采用U字形围合布局,内、外廊相结合,单体建筑之间相互连通,打造了一个无障碍的活动空间。市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四栋教学楼二楼的超大平层图书馆。记者了解到,教学区的资源中心将4栋教学楼彼此连接融合,成为学生教师生活与学习的共享客厅,而图书馆则是资源中心的灵魂空间。深中泥岗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任何一栋教学楼都可以从教室到达图书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交流有更好的环境,图书馆还专门设计了单独的阅读室与时间舱。

在图书馆内,市建筑工务署还巧妙地设计了一条“书山有径”。拾阶登顶,市民能通过一块巨大圆形玻璃俯瞰中央草坪,一览中轴线上风景,看着天上的云淡风轻,能更好地舒缓看书的疲劳。作为教学区的画龙点睛之笔,位于教学区中轴线北侧的STEAM活动中心,成为连接宿舍区与教学区的空间驿站。

作为“未来校园”肯定也少不了高科技的加持。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给市民展示了智慧学校园区导视系统,介绍了教室门外的电子班牌,教室内的电子黑板,教室内的墙壁也被涂上了特殊的纳米材料,变成可涂写的“纳米黑板”。此外,教学楼每一层都设生活区,为师生在课余时间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教学区的实验室建设也同样不拘于传统,项目参考国外教学模式,将各类管线设备设置在室内吊顶上方,不仅可以让实验桌自由、灵活摆放,还为未来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创造有利条件。

开放日活动现场

沿河而建围绕学生宿舍打造“绿色长廊”

随后,市民来到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的生活区。据了解,这里拥有着全深圳市高中第一栋高达15层的宿舍楼。在生活区内,这样的学生宿舍楼一共有4栋,分别是彬园、悦园、韶园、宜园,沿笔架山河而建,沿河岸形成一公里长的“绿色长廊”。

据陈武谨介绍,每套学生宿舍41.8平方米,采用2+1模式,2个独立的房间各居住4人,一个共用卫生间。一方面做到干湿分区,卧室舒适度更好;另一方面做到学生分散,卧室静谧性更好。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了休息、学习、储物等功能要求;室内家具均采用“全实木+环保水性漆”,包括床、衣柜、书桌、书柜与椅子等;每一层宿舍楼均设有观景平台。宿舍配备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并在每栋宿舍二楼都设置了自助洗衣房。

让参观市民赞叹的是,在洗手间窗外的晾衣区,并未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外阳台的结构,而是用红色砖瓦在窗外搭建了一个半阴凉的遮蔽空间,既满足晾晒衣物所需的通风、采光要求,同时也可以对外保留一定的隐私性,贴心设计满足了学生们日常生活情景的使用需求。

足球场采用国际比赛标准的天然草

新校区西侧就是运动区所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体楼,该楼外墙结构延续了校区整体的设计风格——红砖灰瓦。据了解,文体楼一楼规划了4个标准尺寸的篮球场,将全部铺设环保、耐磨、抗老化的无溶剂硅PU材料。二楼则是室内体育练习场地,楼层挑高超过十米。据了解,室内场地将全部铺设通过了国际羽联与国际篮联认证的科勒木地板,场内还采用新风系统,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灭毒、杀菌、增氧,确保场内空间空气流通,同时避免传统通风系统对羽毛球等小球运动造成影响。文体楼屋顶还铺设了四个网球场,场地内都是采用被国际网球协会(ITF)认可的弹性丙烯酸面层。

市建筑工务署还别具匠心地充分利用文体楼夹层:一层夹层规划了多个乒乓球场;二层夹层则设置了形体室、跆拳道室、器材室、化妆间、卫生间、更衣间、淋浴间、热水间等等,充分把文体楼打造成一个立体的运动场。

位于文体楼西侧的有国际标准的足球场。据了解,足球场采用的是符合国际足球比赛选用的“兰引三号”天然草。运动场内的400米跑道和百米跑道所采用的塑胶,与亚运会、大运场馆跑道来自于同一厂家。此外,在足球场四周也配备了跳远、标枪、铅球等运动场。

工务署对标国际一流打造精品工程

镬耳墙、凤凰木、校徽、樟树林……深圳中学(泥岗校区)设计建筑上的特色亮点一一展现在市民眼前。“多达十三处的空中花园让师生们一出教室就看景;建筑处处连通,能让师生无惧风雨校园穿梭;宿舍门前的小桥流水让人心旷神怡……”市民蔡先生在参观完后是赞不绝口。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校园,背后都是工务人默默地付出。

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在不断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打造创新型人才,致力于将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此宏观背景下,市建筑工务署深入了解深圳中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基础,并把这些理念贯穿到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的前期设计和建设当中,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所具有深圳特色、代表中国高度、与国际交流对话的百年校园、精品工程。

据了解,市建筑工务署一直将建“精品工程”作为不懈追求,注重在打造城市的建筑品位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399项,其中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市政金杯奖等国家级奖项41项。相继建成了深圳会展中心、大运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莲塘口岸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

面对年初疫情的影响,市建筑工务署率先推出了“1234战法”“三区两控一专”“六化要求”等系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措施,工务署管理的项目在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率先复工,很多措施、方法被其他单位所借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务署经验,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更新调整防控措施,实现常态化防控。

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体工务人都将全力以赴,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实现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深圳新闻网供稿)

编辑 马静欣


(作者:读特记者 潘润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