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 |丁时照: “挤牙膏”与“捅气球”
2023-12-27 09:29

舆情最怕网络挤牙膏,最好在冉冉升起时,一针捅破气球,不要让它成为人人关注的存在和大众热议的焦点。

舆情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处理越来越难。千难万难,真的面对它,发现也非一团乱麻,也能条分缕析,也有规律可言。

舆情最怕网络挤牙膏,最好在冉冉升起时,一针捅破气球,不要让它成为人人关注的存在和大众热议的焦点。

有一个词,在过去社会新闻中屡屡出现,就是所谓的“事主”。

这是一个万能词,既可以是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也可以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还可以是纠纷中的双方当事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舆情初起时,“事主”有意或者无心的一个行动,向网络的大池塘里丢进一块石头,击中大众的一个“共情点”,启动了舆情燃爆的“倍速机制”,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钱江潮涌动地来,破坏力极大。舆情里没有赢家,大家都是“事主”,既消费了舆情,也承受了打击。

舆情肇始之初,“挤牙膏”的现象屡见不鲜。

“事主”的那块“石头”,往往是一截牙膏。天地都知道,牙膏不止一截,后面还有更多的,有颜色更绚丽的,有口味更重的。“事主”挤一挤,总归会有新牙膏流出来。

对于舆情的主要责任方而言,被挤的过程相当痛苦。挤牙膏的手段是挤压、挤兑、挤撞,无所不用其极。被人挤牙膏,有的一挤就缩成一团,有的一挤就进退失据,有的一挤就暴跳如雷,总归都很狼狈。

最可怕的是,不肯主动谈问题。被人挤一下,就透露一点信息。被人压一下,就采取一点行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牙膏这个东西,是能产生泡沫的。而泡沫,是能吹大的。能吹大的,就成为舆情气球。

挤一下,吐一点。压一下,动一点。这不就是像在给气球充气的打气筒吗?打着打着,气球就膨胀了,不断膨胀的气球获得舆情动能,开始升天,有了更大的能见度,最后气球挣断绳索,舆情失控。这是舆情发生、发展和爆发的机理,也是舆情成长路线图。

气球,总归是要破的。问题是怎么破?

一是无为而治。绝大多数的舆情气球,都是自生自消。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演进,只在低空徘徊,根本进入不了大众视野。譬如小区东边要开条路,邻里间为了垃圾场吵架,婆媳妯娌拌个嘴,其兴也微焉,其亡也忽焉。

二是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及时捅破。这就涉及舆情处置和干预,在舆情容易处理的时候,人们也最容易忽视。不重视是一方面,不敏感也是原因。关键是没有建立舆情处理的规程和责任制,及时公开信息,及时督促处理,及时发声、准确发布是不二法门。此时,一根小针就能捅破一个大气球。

三是高射炮打气球。当舆论群情汹汹,这个时候就是大阵仗。兴师动众,成本极高。高射炮打气球就相当于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浪费极大。如果错过时机,更大的动作就是飞机打气球。1974年5月,美国一只高空间谍气球突然出现在河北上空,它飞行高度4万米,高射炮打不着,只有飞机打。飞机打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气球裹住飞机,则一定机毁人亡。我们派出四架歼6战机轮流配合,前两架攻击未能成功,只有优秀飞行员董培的极限攻击才将气球击破。于今,美国这只间谍气球残骸存放在北京军博,供世人参观。舆情气球的道理如出一辙。

如果还不行,就只有导弹打气球这一手了。舆情至此,其处置的成本、动静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互联网时代,面对无处不在的舆情,人人都是事主,个个都要动手减压,天天都要保持警惕。

因为,今天你挤的牙膏,有可能变成明天舆情气球里的戾气,最后让人们淹没其间而深受其害。

(本文刊于2023年第6期《新传播》杂志,作者丁时照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高级记者)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