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中国西部,有一个名字最长的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简称积石山县)。昨夜,它成了地震震中。

救援人员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进行救援 图片来源:新华社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9日13时,地震共造成甘肃113人死亡、青海13人死亡,536人受伤,房屋损毁155393间。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已提升至二级。
这次地震,村里受影响更大。城叔联系到几位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梅坡村的村民,地震到来时,他们都已经休息。
村民说,他们被剧烈的摇晃和巨大的声响弄醒,跑到屋外空旷地带,余震不断,没人敢睡。因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平均海拔达2200米,大河家镇夜间外面的温度降到零下15℃,冻得人难受,有车的人钻进了车里,没车的人就在空旷的地方生起篝火。
地震发生后,救援的人、送来的物资,连夜赶到这个甘肃西南边陲小县。
被响声“崩”醒
村民丁生成是被屋外巨大的响声“崩”醒的。他从床上惊坐起,听见外面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
“我之前没有经历过地震,这是第一次遇到。”丁生成说,“乡里乡亲离得近,每家每户都在喊,叫大家一起往屋外跑。”

大河家镇街道上受损的房屋 图片来源:夏子博 摄
积石山县地处拉脊山北缘断裂带,过去地震虽偶有发生,但很少出现这么强烈的地震。19日上午,积石山县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1900年以来,该地震邻区100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生过7次5级以上地震。
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36年2月7日的康乐县6.7级地震。最近一次5级以上地震是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距离这次震中约72公里。
昨夜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从网友反馈来看,连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宁夏吴忠、青海西宁等地都“震感明显”。
正因震源深度浅,导致这次地震对地面物的破坏严重。丁生成给城叔发来当地的照片和视频,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墙上都有裂缝,还有很多砖砌土墙直接坍塌下来。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好在,他家房子只有裂缝,没有倒塌。据丁生成所知,村里有两个人因为土墙倒塌受伤,已经送医救治了。
积石山在哪儿
积石山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官方介绍,积石山县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9%。其中,保安族人口2.14万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土木结构的平房,是保安族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些研究保安族传统建筑聚落的论文提到,早先,保安族民居户与户之间屋顶相连,平顶、高墙,墙体厚实,并且房连房、墙连墙,一旦有事,不出院门,而是上屋顶,全村就可迅速联络到。这是保安族战乱时期互助、团结的历史见证。
一位研究保安族民俗的专家告诉城叔,上世纪90年代以前,保安族聚居地都是在修土木结构的平房,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部分保安族人开始翻新房屋,改成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这次地震发生时,相比传统土木结构的民居,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受灾程度轻一些。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在搜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保安族另一个民族文化遗产是“保安腰刀”。《人民日报》曾刊发一篇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马沛霆写的《阿爷的腰刀》,文中提到,一尺有余的腰刀,在清陋的堂屋里,俨然是最贵重的装饰。“保安人对于腰刀是有特殊感情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腰刀是御敌防身的利器。在生计艰辛的岁月,腰刀又是赖以谋生的工艺品。”保安腰刀还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
除了是保安族的聚集区,积石山县也曾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官方介绍,大禹曾在这里导河治水,鲁班也曾在这里赶石造桥,这里更是中国“彩陶王”的故乡,具有发达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类型,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为“脱贫”努力
资料上看,积石山县是个比较年轻的县,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一片荒野的乱石滩上,崛起了一座积石山县城。

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油菜花田景色 图片来源:新华社
官方介绍,该县位于甘肃省西南边陲,毗邻青海,距离兰州、西宁等省会城市都在200多公里以上,缺乏区位优势。受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积石山县曾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积石山县“脱贫”努力有目共睹。2019年,全县2989户13546人脱贫,5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5%,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2020年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该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县630户2821人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1389户5989人边缘易致贫人口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积石山县累计减贫10.11万人,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13.31亿元增加到“十三五”末的26.36亿元,年均增速13.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48%。
为了进一步缩小发展的差距,赶上全州、全省发展步伐,积石山县提出了“十四五”的经济发展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
根据当地“十四五”规划,这座甘肃西南边陲小县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兰西城市群”建设。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0:44#读特小记者问大记者# 每年的11月8日,当寻常的日子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我们迎来了记者节。 记者是时代的守望者。在各处,他们用笔和镜头传递真相,为无声者发声,守护社会公义。这份职业的背后,是彻夜的灯火、无畏的坚守。 在今天,我们向每一位精益求精的新闻人致敬。在信息纷杂的时代,他们的专业与坚守,是穿透迷雾的灯塔。 愿记录者被时代温柔以待,愿笔尖永葆真实,愿每一份真诚的追问,都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