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会在深举办 弘扬科学家精神 书写新时代华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2023-12-19 11: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3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会在深圳举办。

12月15日,2023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会在深圳举办。此次大会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办,中科博翰(北京)全脑教育科技研究院、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承办。来自全国的科学技术专家及深圳中小学校长、名师齐聚一堂,共同弘扬科学家精神,共同擘画未来蓝图。

活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苏青通过视频向大会表示祝贺。冯长根希望通过2023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乃至全民的科学素养,以实际行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做播撒者、工程师、架桥人,用科学家精神来传播科学家精神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表示,本次大会立足深圳这片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沃土,广邀奋战在科技前沿、深耕于教育一线的各位有识之士,围绕“科学家精神传播”这一重要课题凝聚共识、推进合作,对于以科学家精神助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提出三点倡议,希望在未来的活动中,以故事为载体,“第一课堂”,共做科学火种“播撒者”;以融合为导向,着眼“第二课堂”,共做立体传播“工程师”;以活动为依托,坚持面向未来,共做对话交流“架桥人”。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介绍,深圳商事主体已经突破400万户,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企业和企业家一直崇尚科学家精神,许多企业家也是科学家,他们或是科学家下海创业,或是企业家深耕细分领域成为科学家。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和企业,带动了深圳的飞速发展,这正是创新之城最大的特色。深圳,以一座城市的名义,为坚持科学家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见证。“科学家精神既需要传播,更重在践行。科学和科学家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报道主题,我们要用科学家的精神来传播科学家精神。”丁时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包含着科学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紧密相联,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科博翰(北京)全脑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荆纪国表示,作为承办方,未来将发动各界力量,积极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践行科学家精神,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ChatGPT横空出世的今天,如何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未来教育融合?在主论坛环节,中科亚欧科学技术中心秘书长吴海兵博士围绕《现代科技与未来教育融合》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不仅要在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也要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教育手段的创新,更要建立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同时,要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科技竞赛、创新工作坊、科技实习等方式,提供给青少年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系统芯片设计实验室主任何进以《对标科学家精神的创芯之路》为题介绍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史。他表示,芯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芯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芯片的科普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方向,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副主任闵海波表示,随着ChatGPT以OpenAI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实际上是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将重塑整个社会。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现在的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培养孩子刷题的能力,应该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粤港澳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严立超认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教育是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拔尖人才教育应强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和多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在对话环节,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代会长曹宇、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理事长马国宾、知名数字化战略转型专家罗彤就科普阅读、科学探求、科技研学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倡导以创新的方式,更好地推动科学家精神传播。

启动 “ i未来”基金,助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

在开幕现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中科博翰(北京)全脑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荆纪国,深圳藤思荟教育创始人田然、力道知识产权总经理赵颖等嘉宾,共同启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i未来基金。该基金由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发起设立,未来将发动社会力量,大力传播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同时,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向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授予“科学家精神学习中心”牌匾。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通过建立“科学家精神学习中心”,组织学生阅读科学家人文著作、撰写科学家故事读后感、讲解科学家奋斗历史、演绎科学家戏剧,使科学家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从小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该校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高地为目标,持续开展“科学家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让科学家精神散入春风满鹏城。

立德树人,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新人

当天下午,2023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会坪山区分会场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举行。

与会嘉宾们一起为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科学家精神学习中心”揭牌,参观了该校党建长廊、院士长廊,创新实践中心,并在“科学家精神学习中心”跟随学生讲解员,重温了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的故事,再次深刻领悟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坪山区近50所学校的500余名师生参加了分会场活动,并根据参观指引单,沉浸式体验和学习科学家精神。

“少年强,则中国强”。坪山教育超前布局,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学校发展的思想内核之一。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理在分会场活动致辞时表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国家的繁荣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让科学家精神走进校园,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坪山区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充分利用深圳的科创教育资源,邀请了包括郑泉水院士在内的著名科学家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传播科学家精神。此外,坪山区还设立创新教育研究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和生涯教育课程等引领性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建设机器人实验室等各类高科技智能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他希望,坪山区将以此次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为契机,传承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的青少年。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