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以下简称“魅力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发布,广州首度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近年来,广州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四年居第2位,“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广州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0位。
打造创新创业沃土
“十四五”期间,广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和创新驱动发展要求,广州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国际化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实施“清单式”引才。在各类城市营商环境推介活动中,广州依托国内外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产才共引,促进国际化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发挥国际化人才延链补链强链作用,助力产业发展和制造业立市。
广州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紧抓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趋势,战略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埃安、小鹏、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品牌不断取得新技术突破。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吉·马可·马里奥认为,近些年来,广州在科技创新方面正在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景象。“我在广州工作差不多14年了,见证了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广汽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配备车联网等,汽车日益走向可持续性、自动化。”他觉得广州有能力在汽车行业展现更大的作为。
加大引才留才力度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广州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以持续性政策制度革新提升助力广州打造优质国际人才发展环境。自2023年1月1日起,广州市全面启动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充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类)的认定范围。紧密结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科创人才、产业人才、投资人才等三大人才引进导向,支持各类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围绕产业需求积极吸纳技术型外籍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广州重点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科研人才,40岁以下在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以及近五年毕业于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专业博士,不断壮大国际化青年人才队伍。对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或从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符合本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给予“绿色通道”重点服务。
广州大学特聘外籍专家史蒂夫・法尔参加2023年广州市国际科技交流研讨活动
广州市实施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试点工作已列入商务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实施。截至10月,来穗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和外国专业人才比上年末增长15.2%,充分凸显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强大韧性。
来自孟加拉国的李唐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自主培育的博士,他表示,“我在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全能干细胞,2022年我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是关于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最年轻的人类细胞的。我目前的成就都是在中国获得的,我非常感恩中国。我也很愿意继续在中国把科研做下去,希望长久地在中国生活,让家人、孩子都在中国生活。”
营造开放包容氛围
鼓励创新、开放包容,是一座城市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
2022年,广州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的若干措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首个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资质互认和首个允许外国科技人才兼职工作的城市,对符合广州市紧缺人才目录的外国高技能人才或各区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外国高技能人才,已放宽年龄至不超过65周岁,为涉外用人单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试点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省政府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直接行使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权限,促进外籍高层次人才长期留穗发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境外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在广州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给予财政补贴,实实在在地降低外国人才税负压力,减轻用人单位的成本。城市的创新和包容彰显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来自毛里求斯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研究员沙文瀚博士认为,广州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稳定、城市包容性强,有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广州市民非常友好。他认为中山大学很重视培养年轻人,而不是把大部分资源分给教授、科主任,这一点非常有助于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
提供高效暖心服务
近年来,广州持续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满意度。
广州在全国率先大幅缩短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时限,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从国家外国专家局法定的20个审批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许可注销、变更、补办等简易业务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审批时限最短。
受益于承诺制等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外国人办证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外国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入选国家自贸区创新成果国家层面集中复制推广经验事项。
“一件事”“一窗办”“全城办”“跨城通办”“电子签章”……广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跑出了“加速度”,现场服务窗口也不断向黄埔、南沙、天河等外国人才集聚区延伸,为外国人就近办理工作许可业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穗外国专家参加“外国专家之家”活动感受粤剧独特魅力
“魅力中国城市”三个评价维度中,广州的生活便利度指标位居第2。在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工作的费朗东·多米尼教授来自法国,他所在的研究所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博士担任荣誉所长的免疫学研究机构。他对广州的政务服务效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以兼职的形式在广州医科大学工作,每年大概有20%的工作时间在中国,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才签证让往返中国变得越来越便利了,签证从有效期六个月到后来两年、十年,很方便。”
面向未来,广州将紧抓国家加快建设“3+N”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机遇,面向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外籍人才特色服务体系,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战略支点。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方晴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08
#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当咪会说话》-ai弥补人类听不懂猫语的遗憾
00:34
#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气急败坏的小猫》-手忙脚乱,且气急败坏
00:30
#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大橙子和小梨–祖孙俩一起撸猫的快乐时光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