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融湾桥头堡,“老区+特区”合作标杆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文/图
2023-11-21 15: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初冬的江西赣州龙南市渡江镇玫花渡景区,一排排由闲置房屋改造的民宿整体统一,庭院移步易景,同时保持着各自中式或外域特色。11月17日,在一栋三层民宿里,景区负责人李树琴高兴地说,这家民宿周末又要迎来深圳的一个旅行团。见证着赣深两地互通往来越来越便利的渡江镇副镇长李思佳,脸上同样布满欢喜。

赣州龙南市玫花渡景区民宿。

赣南多山不靠海,却努力赶海弄潮,如今关于湾区的印记越来越多。11月14日至17日,赣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弘扬客家文化,加速融湾步伐”中央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记者、网络大V赣州采访行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随采访团深入赣县、章贡、南康、信丰、龙南等区(县、市),探寻赣州融湾的新举措、新成果。

打造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11月7日至9日,第3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围屋之都”赣州龙南举办,八方来宾缘聚赣州。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因历史、地理、经济等各种因素,客家先民后来又沿章江、贡水向南迁至广东、福建一带,历经五次迁徙。一湾东江水,将赣粤两地同胞紧紧相连。如今,深圳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

江西客家博物院。

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州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红色故都”等文旅名片,建设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位于赣县区的江西客家博物院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今年下半年,赣县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博物院的东、西、北面打造客家风情街。这里的“十大坊”引进客家特有美食、服饰、土特产等,每间店铺主营一款客家特色产品,避免同质化,特别是擂茶、荷包炸、米酒等美食吸引众多游客争相品尝、购买。

与赣县区毗邻的章贡区则聚力打造“江南宋城”名片。11月19日,第六届赣州·章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七鲤古镇举行开幕式。系列活动针对大湾区游客发布了旅游路线。深圳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强分别为七鲤古镇、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授予深圳市旅游协会生态康养基地、红色培训基地的牌子。章贡区文广新旅局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侯沙璐说,该区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我们和大湾区山水相连、高铁相牵,近年来深度融湾,希望通过一系列好的政策、路线,共同推进与大湾区的文旅交流合作。”

龙南关西新围。

赣州七鲤古镇。

记者了解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赣州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合作交流,今年举办了红色教育培训展示展演会、文旅招商推介会、“客家非遗走进大湾区”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向大湾区推介赣州文旅资源和精品路线。仅今年2月,赣州举办的“虔城融湾嘉游赣”赣州(深圳专场)文旅推介会,签约项目达25个,总投资416.5亿元。

对外开放、对接湾区的“桥头堡”

来到位于赣州南康区的赣州国际陆港,这里的“深圳气息”愈发浓厚,许多来自深圳的家具公司分布在陆港周边。赣州国际陆港的大型龙门吊来回开展吊装作业,一辆辆卡车进出港区,一派繁忙景象。

当下的家具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深圳看展,南康下单。”这是对南康生产的家具产品的高度认可。南康是中国实木家居之都,在没有木材资源的条件下形成了家具等主导产业。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南康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乘着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南康家具从“草根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为千亿产业集群,有从业人员近50万,家具制造及配套企业过万家。

南康家居小镇。

赣州国际陆港。

在人们印象中,赣州多山,交通闭塞,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都不方便。围绕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实现“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这一目标,赣州2016年申报获批全国第8个内陆对外开放口岸,正式开启了内陆赣州发展的“口岸时代”。如今,赣州国际陆港常态化运行20多条中欧、中亚、铁海联运班列。

此外,赣州主动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大港开展合作,积极发挥沿海“腹地港”作用,开创了沿海港口与内陆合作的新模式。赣深两市大力推动下,启动建设了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赣州国际陆港与盐田港集团成立合作平台,常态化开行深赣欧班列,掀开了“特区+老区”的合作共建新篇章。赣州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共建“赣深组合港”,与广州港实现“赣广一港通”,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的通关新模式,使赣州国际陆港成为全国首个“内陆海港”,真正实现“同港同价同效率”。

科技赋能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赣南脐橙丰收的季节,深圳大小商超总少不了脐橙的身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种曾在广交会被误认为是舶来品、曾在香港卖出“天价”的水果,如今已“飞入”千家万户。50多年前,时任赣州信丰县安西园艺场技术员的袁守根在5亩试验田上培育出的156株脐橙苗,竟孕育出一个改变无数赣南人命运的大产业。“老果农”袁守根也被誉为赣南脐橙第一人。

信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50多年后的2022年,赣南脐橙种植面积达189万亩、产量159万吨,赣州实现脐橙产业集群总产值195亿元,其中鲜果收入89亿元。脐橙产业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苗木、生产、养殖、农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以及机械制造、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在脐橙园里,同样不乏深圳的身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圳力量,在这里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在安西镇金奖脐橙园看到,深圳丰农控股DAP数智农服系统示范基地在这里建成。丰农控股把气象检测、土壤生态检测等现代化技术搬到田间地头,为传统农业实现智能精准生产管理。即便现代科技赋能,袁守根仍不忘当好技术顾问,每天在十几个微信群提醒果农次日天气变化。让袁守根感慨的还有便捷交通、物流将赣南脐橙销往全国各地。他说,赣深高铁的开通后,信丰到深圳不到两个小时,脐橙从枝头到餐桌的时间大幅压缩。

信丰县安西镇金奖脐橙园种植的脐橙。

今年2月,广东省与江西省联合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赣深两市以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合作共建产业发展平台、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合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联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等七大方面为重点。一个个新举措、新成果的落地,正推动深赣两市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