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山区高三历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暨南山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在华侨城高级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为主题,由南山区历史教研员吴凯老师主持,南山外国语(集团)高级中学杜玉洁老师和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华侨城高级中学陈卓锋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深圳市历史学科教研员周晓楠老师莅临指导并做精彩点评,南山区各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
陈卓锋老师以探寻“文明”与“帝国”的足迹为主题,以任务为抓手,分为“扩展——古代文明的扩展及其多样方式”、“扩展——古代文明的扩展及其多样方式”和“交流——古代文明交流的表现与总体趋势”三个部分,讲授过程围绕主题,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直击高考。
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注重地图素材和表格素材的有机结合,宏观视角与微观聚焦的巧妙运用。在讲授“古代文明的扩展形式”时,通过展示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扩展方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扩张的特征及发展特点,又结合深一模题目强化认知。在讲授“三大帝国发展历程”时,以表格方式结合秦帝国特征为抓手引入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梳理知识点,多维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杜玉洁老师的课堂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课堂教学。通过“文明扩展的原因”、“文明扩展的影响”、“三大帝国的异同点及扩张影响”和“文明扩展的交流方式及总趋势”四个主要问题,充分让学生把握梳理文明的扩展及交流具体特点。
课堂过程中,杜老师充分运用表格和地图,融合选必相关史实,结合要求学生根据三大帝国特征归纳其统治特征其共同点,并结合战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衰亡原因,完成问题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整合近年广东省模拟题真题作巩固训练,在让学生自主感悟知识生成过程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周晓楠老师充分肯定本次南山区高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本次两位教师的展示课给予高度的评价,也对高考真题专练选项的讲解及中外史料情境创设及类比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同时,关于课堂中出现的学术概念分类辨析,周晓楠提出课堂涉及专业概念应不重合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及理解。关于高三一轮复习授课,周晓楠建议适当减轻课堂容量,运用“留白”的艺术,注重从逻辑思维中引导学生,加强读题训练,重视学生回答问题的层次性及结构性,由此达成教学目标的分层落实培养。
最后,南山区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凯老师肯定了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意义,为各高中明年的高考备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他鼓励年轻老师积极参与高三备考活动,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