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佛山高明区多种方式打造海绵城市,成效明显

高明融媒体中心
2023-10-29 17:15
摘要

日前,佛山市召开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现场会,高明区在会上汇报了全区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日前,佛山市召开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现场会,高明区在会上汇报了全区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28日,记者从区住建水利局获悉,高明今年通过多种方式打造海绵城市,取得良好成效。

图为西江产业新城。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独特海绵设计,美化城市水体

走进明湖公园二期,草绿水清,一派怡人景象。美丽湖景的背后,有海绵设施在默默支撑。

在公园与凤凰路交汇处,柏油马路下面,是一湾被碎石包围的浅水池。池水通过一段布满砂石的河道,潺潺汇入明湖,这就是高明区专门设计用于吸纳过滤凤凰路积水的蓄水过滤池。

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主干道设计建造时一般侧重公路耐压性能,方便大车行驶,但这会导致路面缺乏渗水性,一旦下雨,路面容易出现积水,影响交通安全。

在路边绿地公园里设置蓄水池,则有助化解道路积水的现象。

以凤凰路明湖公园段为例,公路被设计成中间凸起,两边略低的形状,形成一道不明显的弧拱。下雨时,积水会自动流向道路低洼的两侧,通过路边设置的排水口,进入下面的蓄水池。

凤凰路边,布满砂石的河道,将蓄水池与明湖联通起来。

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蓄水池及河道里的砂石,将成为过滤水质的第一道关卡。积水中携带的泥土、烟头等,被砂石阻拦后,大多会在蓄水池及河道里沉淀。最后汇入明湖的,只有相对干净的雨水,公园水体洁净因此得到保障。

“未来,我们还会种上一些有净化水质功效的水生植物,形成第二道过滤网,进一步为明湖保驾护航。”该负责人说。

除车行道外,凤凰路两侧的人行道也拥有独特的海绵设计。它们不仅采用透水性地砖、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沥青等材料铺装,可以将水直接吸收渗入地下,而且路面同样带有倾斜设计,使人行道左右两边形成微小斜坡。下雨时,雨水就会沿斜坡汇入路边绿化带,在强化道路防涝的同时,也兼具了景观性和生态性。

布满砂石的蓄水池,以后还要重伤水生植物。

完善审批流程,强化海绵建设

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高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在西江产业新城与荷城街道中心城区。截至目前,22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创建目标任务中,高明区已顺利完成9项,7项预计能按期完成,还有6项正加快推进。

他表示,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今年,高明区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要求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等阶段要向区海绵办报送海绵城市专篇等材料,并依托区海绵办的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实质性审查。

区海绵办还多次携技术服务单位赴区政数局开展座谈,结合现有行政审批系统及审批流程,就开展海绵城市技术审查的环节、所需材料清单等内容进行交流,推动海绵城市技术审查常态化、规范化。

高明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公园绿地中。图为高明区秀丽河公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此外,区海绵办还积极组织各类巡查活动,通过日常到相关项目现场进行渗水试验,确保工程按图施工,落实透水铺装及渗水盲管。

今年5月,佛山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做好资金支付,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为佛山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贡献高明力量。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